1 / 5
文档名称:

台中精密机械公司:台湾机床龙头企业.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台中精密机械公司:台湾机床龙头企业.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8/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台中精密机械公司:台湾机床龙头企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台中精密机械公司:台湾机床龙头企业
重整旗鼓,再塑荣耀
台中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中精机公司)是台中地区最老的机床生产企业之一。创办人黄奇煌曾在中寮制糖会社与父亲一起学做木模,后到台中日本人所开办的东洋兵工所当铁工学徒,因技术精湛,被台湾第一家机械制造厂――振英铁工厂聘为机修师傅,1954年与李道东、黄德金自行创业,在台中“草尾仔埕”向人承租13平方米大的屋檐作为厂房,以组装生产牛头刨床起家。
1960年,迁厂至台中市西屯区长春公园现址附近,人员增至30余人,增制皮带式车床,并正式登记厂名为“台中精机厂”。1964年在台中市永和街建新厂,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一跃为80余人,并开发完成皮带式普通车床及直结式牛头刨床。1973年迁入建地中港路现址,并开发成功高速精密车床,引进海外加工技术,生产大型立式镗铣床,月产机床百余台,1976年以自创品牌“VICTOR”积极开拓外销市场。
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年代全球精密机械产业发展的浪潮,台中精机公司陆续开发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计算机数控综合加工中心与塑料射出成型机等诸多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台湾岛内机床业的龙头老大。
1990年,学财务出身的黄家第二代黄明和接掌总经理职务后,开始多元化布局,将经营触角伸向半导体、光电科技,甚至生物与医疗设备领域,为公司营收大幅扩张全力做准备。1990年在黄明和主导下,台中精机顺利挂牌上市,取得大众资金的挹注,让公司营运得以快速成长,被当时岛内机械业界看好是最有机会代表台湾业界与日、德机床大厂一决高下的厂商。但因过度操作财务杠杆及在集团企业间进行交叉持股、股票质押借贷,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后受到波及,背负高达78亿元新台币的沉重负债压力,导致公司财务周转失灵,恐慌下民众拚命抛售股票,导致股价狂泄,再加上银行抽紧银根,造成违约交割,最终下市重整
……,与台中精机长期有供货关系的200余家的协作厂商,其订单瞬间要化为乌有,近乎1万个人的生计即将没有着落。
对于一路走来都是荣耀的台中精机而言,这样的处境是很难熬的。“那时候失败是很彻底”黄明和检讨说,“因资金取得太容易,而过度扩充才铸下大错。”
在股价狂泻之下,台中精机的营运却一刻也没有停过。黄明和选择将手上仅剩的2亿余元新台币现金保留下来,用来支付部分协作厂商的货款与员工薪资,只为了不让公司停工。黄明和强调:“公司脚步可以慢下来,但绝对不可以停下来,一停下来就没有希望了,我一定要撑下去。”
黄明和痛定思痛,锐意改革,先争取台当局“财政部”同意其纾困,再寻求银行团与法院支持其企业重整计划。2004年台湾法院宣布准予重整后,黄明和进行机构整并,将公司员工数由最高时的1100人减至680人,经营核心项目也回归到机床、塑料射出成型机、汽车轮圈加工生产线及薄膜制程设备等高毛利产品上。不过短短数年的时间,台中精机先前积欠银行的高额负债已清偿完毕。2011年,台中精机集团(包括位于台中市中港路一厂、台中市工业区二厂、后里三厂及2009年10月落成的彰滨工业区鹿港新厂)营收达到86亿元新台币,2012年集团营收冲刺至103亿元,冠居台湾同业,平均毛利率达20%、30%,重拾昔日机床业
“获利王”的光彩。
新营运策略,营收冠居同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黄明和检讨以往失败的原因,认清过去盲目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