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丁玲简介-丁玲简介丁玲,
丁玲。丁玲。女。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
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岁。
中文名,丁玲。别名,蒋炜。丁冰之。彬芷。从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临澧县佘市镇高丰村。出生日期,1904年10月12日。逝世日期,1986年3月4日。职业,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毕业院校,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信仰,共产主义。代表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夫君,胡也频。
人物生平。民国七年。丁玲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民国八年。丁玲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后入岳云中学就读。民国十一年。丁玲赶往上海。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民国十二年。丁玲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处女作《梦珂》于1923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民。
拘禁在南京。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罗曼·罗兰等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民国廿五年9月。丁玲逃离南京。奔赴陕北。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民国廿九年十月十九日。延安举行鲁迅逝世四周年纪念大会;同日。丁玲。舒群。萧军发起成立延安文艺月会。民国三十年。文艺月会的会刊《文艺月报》创刊。丁玲。萧军。舒群轮流主编。共17期。民国三十一年9月终刊。在苏区。
丁玲历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席等职务。创作出《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许多思想深刻的作品。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投身于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用文艺形式积极反映我党我军和人民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民国三十八年。丁玲写成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6月。丁玲响应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
捐款1200余万元。1952年6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她将荣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共5万卢布全部捐给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儿童福利部。1955年和1957年。丁玲两次遭受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错划为“反党小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龙江垦区劳动12年。期间创作了《杜晚香》。“文革”中又被关进监狱5年。粉碎“四人帮”后。丁玲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
1975年春。丁玲获释后被安排到山西农村。她和丈夫陈明将补发的工资捐献出1万元。用于农村生产建设。1984年。中央组织部颁发《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