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
忙碌的你可能没时间也没精力想过这个问题,又或者看到这个问题时你要笑到闪了舌头,轻蔑的目光里闪烁着这和“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一样可笑的念头。可惜,尽管你没思考过,虽然你嘲笑着、回避着,但“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标签早已挂在你身上,请看:
XX是个好学生。――课任老师
我家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马虎了,每次考试会的都能答错。――家长
你别看我同桌学习不咋地,就是会拍老师的马屁,各科老师都喜欢他。――同桌
我们班XX可怎么办啊,每次大考之前都生病,我还指着他给我们班保前三呢。――班主任。
他是我这次出国培训的最强劲竞争对手,但他也是个不会把握机会的人,好多次这种机会他都错失了,这次也不能例外。――对手
……
你看,虽然你没想,但大家都为你想到了、指出了,你对自己的认知、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其他人那里得来的,没错,这就是你,但这是全部的你吗?这是真实的你吗?不一定!有时,这些潜在的标签往往是对你学习、生活影响最大的,而你却还不一定能自知,傻傻地被这些标签遮住了眼,暗自神伤呢。
前段时间见了一个因为考试压力过大前来咨询的高三生,清爽、高瘦、白嫩,正是现下时尚的“小正太”形象,可惜啊,与“小正太”姣好的形象不相配的却是帽子下像是被某种家养犬科动物啃过的一头乱发,稍长的头发遮盖不住一块一块白花花的盐碱地。“对不起,斑秃我这治不了,请去其他医院吧!”我正遗憾间,“小正太”的妈妈告诉我:“不是斑秃,孩子自己拔的,我家儿子一到考试时,不管大考小考都能拔下一大片头发,真是没法见人了,这可怎么办啊……”这还得了,考试压力大拔头发,少见。我赶紧劝住了急得直哭的家长,开始了与“小正太”的交锋。
在运用“心脑协调训练系统”帮助他进行适度放松,达到情绪稳定状态后, “小正太”道出了事情的原委:“我妈一直说我是个马虎的人,本来会的题都能做错,就是因为没用心,让我再马虎就拽一下自己的头发,提醒自己。我也认定自己是个马大哈,所以每次考试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马虎,我就总揪头发,时间长了形成习惯,不揪头发就答不了题、心慌得不得了,总揪头发就掉成这样了,现在想到考试我就头疼,头发也疼。”原来如此,揪头发能缓解考试压力,还真是新招。
问题很明显了:
妈妈说马虎→自认为是马大哈→担心马虎考试不好→考试揪头发→担心头发掉光形象差
(他人对自己认知) (自我认知) (情绪) (行为) (情绪)
考试不揪头发
显而易见,产生各种焦虑情绪、造成“斑秃”后果的根源,是对自己的认识“我是马虎的”,用揪头发防止或抵御马虎只是个错误的问题解决行为。行为好改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自我认知。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个马虎的人呢?”
“我妈说的。”好吧,老妈完胜!
“妈妈为什么这么说?”
“有一次月考数学我漏了背面的两道大题,老师在卷子上写的‘马虎!’,被我妈看到了,就一直提醒我。”
“只这一次,之后还有吗?”
“好像……好像是没有了,但我一直很担心,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问题,对我考试影响太大了……”
可怜的小正太,偶尔一次马虎,就被紧张的妈妈放大再放大,定位为马虎的性格,自己听了也害怕,更放大再放大,就成了要命的缺点,带着这么沉重的标签和包袱,扛着大山去考试,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