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章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1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9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4
第四章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6
第五章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21
第六章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4
第七章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30
第八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33
第九章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 35
第十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和报告制度 40
第十一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45
第十二章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0
第一章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1 总则
、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订本制度。
,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全员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外委单位及所有人员。
3 职业危害相关名词解释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
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 职业病防治职责
。
。
,总结、布置职业病防治工作。
,及时调整、充实专兼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及时研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的相关问题。
,在制定年度计划时,一定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对职业病防治事故的调查处理。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主要责任。
,定期听取汇报核实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职业病防治中的重大问题。
,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总结推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或部门报告。
,分析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动态;及时解决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工会主席职业病防治职责
、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充分发挥群众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工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参加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劳动保护条例的制订。
,支持总工程师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奖惩,协助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做好女工劳动保护工作,要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
部门主任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全面负责,其职责是:
、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在本部门贯彻执行,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职业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计划。
(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部门级安全职业病防治教育和班组级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