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24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
:本文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背景下,结合坝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对张北县域人口分布、村庄现状、产业布局、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分析研究,从宏观区域和微观村庄两个层面,探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迁并中心村
在我国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维系着传统的村庄结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建设滞后。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城乡差距之大已到了危及社会稳定的边缘。城乡统筹发展在政策与理论研究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村庄空间布局调整是城乡统筹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张北县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基础,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指导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1 概况
研究区域概况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坝首之地。地势东、南、西部相对较高,地形从东南向西北由山峦绵延渐变为波状平原。张北县辖7镇11乡,366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县域总面积3820平方公里。,。
村庄布局现状特征

分散布局为主,集中趋势逐渐显现
张北县现状村庄分布不均衡,且自然村数量众多,将近1200个,总体以传统的分散布局为主,但受地形影响、立地条件、水资源条件、交通指向等因素的影响,已逐步呈现集中的趋势。村庄选址延续了长久以来自然经济影响下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的要求。绝大多数村庄依然散布在乡间原有的水草丰满之地或是交通便利之处。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张北县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逐渐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由此带来的是村庄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滑,由农业耕作决定的村庄活动圈已经不是村庄布局的决定性力量。在各种纷繁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村庄人口的集中已经成为趋势[1]。
村庄分布与人口分布不相一致,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
村庄空心化是指由于农户纷纷向原村庄外部移居,导致原有的村庄住宅空置,甚至于逐渐废弃坍塌的现象。张北县村庄空心化现象极为明显,农村人口转移的特征主要是向城镇集中。具体表现在:一,教育集中化和学生就业的转移;二,农民通过外出打工、经商、办厂等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三,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进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四,自然条件差、受地质灾害影响的村庄等移民到城镇里。

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的主导影响因素在于村庄活动圈和村庄之间的社会联系约束。在现时的村庄空间布局中,这些传统的因素依然在发挥着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对原有乡村经济模式和社会X络的冲击使得这些传统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大大降低[1]。由于工业经济已逐步成为张北县主导性的经济力量,农村大多数劳动人口选择离开土地走进镇区附近的工业园区。农民向镇区的工作移动重新影响了其居住选址,使得农民向镇区集聚的现象愈加明显,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对村庄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起到的重要作用。
2城乡统筹发展
从上述张北县村庄分布现状特征来看,不管是人口向城镇地区的集中还是工业向园区的集中,都表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逐渐加强。因此,张北县村庄布局必须突破传统的规划方法,立足宏观层面,综合考虑县域总人口和农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