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8/24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昌平区委、区政府关于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相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聚集区社会治安防控,增强群众安全感,有效缓解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小汤山镇党委、镇政府决定于2010年下半年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开展村庄社区化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按照《昌平区关于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小汤山镇将紧密联系实际,根据流动人口聚集、治安复杂、案件高发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村庄管理水平和社会治安水平,有效改善村庄环境,稳定农村社会秩序,遏制违章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通过村庄社区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小汤山镇力争在辖区内实现“两无、三降、四提高”。两无,即:无违法违章建设,无黑开经营场所;三降,即:治安刑事案件下降,社会矛盾纠纷下降,流动人口规模下降;四提高,即:科技防控水平明显提高,流动人口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环境秩序明显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建立组织机构
镇党委书记牟少华任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领导小组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新亮任副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刘智勇任组长,主管镇长牛金龙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区派驻机构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村庄社区化管理办公室,政法科、城建科、信访办等部门全程参与此项工作的实施。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牛金龙兼任,各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为办公室成员。包村领导、工作队副队长负责指导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三、实施范围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实施范围是镇域六环路内的七个村:酸枣岭村、前蔺沟村、后蔺沟村、马坊村、官牛坊村、讲礼村、尚信村。通过“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封闭不常用路口”等方法,将村民住宅集中、成片建设的村庄外围封闭,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2-3个主出入口,安门设栏,设置岗亭,安排力量24小时值守,人凭卡、车凭证出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增设各类技防措施,从而实现村庄社区化管理,有效遏制违章私搭乱建现象,提升治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各村设“三站两室”,三站即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治安巡防工作站;两室即民调室、监控室。办公用房由镇村负责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面积不低于200㎡。村党支部书记任村综治维稳工作分中心主任,社区民警、治保主任、流管服务站站长及治安巡防队队长任副主任,统筹整合村内资源,承担社会治安管理、情况信息搜集、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矛盾排查调处、遏制违章私搭乱建六项职能。
根据各村街道胡同的分布、数量情况,确定每个村庄监控探头的需求量及需要安装的点位,进行统一安装。同时,依托镇、村综治工作中心,建立镇、村两级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建立村警对接机制,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四、经费保障
各村根据实际制定社区化管理方案,经包村领导初审,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由区镇两级财政负责落实。
五、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