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陈道明:倔强为人.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道明:倔强为人.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5/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道明:倔强为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道明:倔强为人

《归来》成片剪辑完快两个月了,媒体试映也放了好几轮,主演陈道明仍没有看过电影的完成版,如他一贯对自己参演的作品一样。
新闻发布会上,他对没有看过电影就前来提问的记者却很不满意,“没看过,那应该让片方安排你们看了再来说啊!”“你们参加任何发布会都应该先看电影。”也和一直以来他对采访的态度一样,爱“教训”不够职业的记者,高兴起来也引导气氛。
不看成片,是在意对自己的表演有不满意,或影片呈现和自己心里的标准不一致;看了反而对导演造成不便,从24年前的《围城》到今天的《归来》,均是如此;要求采访者看了片子再问,还是在意,在意自己的认真被敷衍的提问损伤了。
只有一次,10年前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剪辑完后,导演沈严坚持让陈道明看看样片,“结果我看了三集就提出了很多意见,最后在我的建议下删去了一集,导演再也不敢让我看片了。”
4月21日,《归来》首个发布会上,59岁的陈道明一身仔细的休闲打扮,黑色短款软皮夹克配修身浅蓝色牛仔裤,茶色的中框眼镜挡住了相互投来的目光。漂亮的主持人满脸堆笑问他一个“常规”问题,“和如此优秀的对手(巩俐)飙戏,有没有觉得特别过瘾?”陈道明却反问她:“什么是飙戏?”“‘飙’是指竞争吧?有‘飙车’没听过‘飙戏
’,是比谁演得好吗?我们没有‘飙戏’,就是合作。你要是问俩人合作得默契不默契?我们觉得很默契。”
现场有上百家媒体,记者们闭着眼又问他一个无感问题,“你和巩俐合作、和张艺谋合作的感受如何?”他烦了,再次反问:“你这么有文化的人怎么会问这么蠢的问题?”
这些或别人在心里偷偷说的话,他却不顾情面当众指出,像那个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还多了些故意的成分。他的直率,甚至带些刻薄的傲气,让很多记者害怕向他提问。他依然不会为“顾全大局”,去迎合一种虚伪的和气。
20多年来,他一直如此,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清高,一本正经,得理不饶人。纷繁杂乱的中国娱乐圈里,他如一个***的存在,清醒、不妥协、也不试图改变别人。《围城》与转折
在陈道明现在看来,日后自己人生的一系列变化,更多是命运使然,不是自己或谁主动为之的结果。
“如果我不认识杜宪,我就不会想起考中央戏剧学院。如果我没有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就不会被选上拍《末代皇帝》;我也不会拍后来的《围城》;也不会是今天坐在这儿的我。你会对我索然无味,爱搭不理。原来我以机会解释为多,后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的命运吧。”
16岁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陈道明进了天津人艺当学员;1978年,他23岁时为了已经就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女友杜宪,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
1983年他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开始为人所知。这只是他参演的第三部影视作品。那个末代的年轻溥仪,他琢磨了4年。
出演《围城》对于陈道明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不仅他因为入木三分的方鸿渐而家喻户晓,更因出演这部优秀的文人小说,而与钱钟书结识,并由此对演员和影视圈有了重新认识。
导演黄蜀芹看了他在《末代皇帝》的表演,印象很深,找他饰演方鸿渐。开始时,陈道明觉得没法演,小说既没故事,又没有所谓明确的命运感;祖籍浙江在天津出生长大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演得像一个上海人。事后导演回忆,她正是看上了陈道明身上的酸文人气质。
几经游说之后,陈道明答应了也演活了这个原只在小说里存在的人物。他用了“一惊一乍”表演法:总是神情落寞地游离于周边环境,每被旁人问到和提及时,都先是吃一惊,才回过神来。这个冲突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也不断加强了人物性格:方鸿渐永远是一个游离尴尬的局外人。为了找出方鸿渐那句“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的神韵,他练出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这种口音在方鸿渐耍贫嘴的时候更为生动,酸腐的小知识分子气尽出。
《围城》播出之后,钱钟书特意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说陈让他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在同一年播出的《渴望》和《围城》,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最重要的家庭剧和文人戏的代表作品,并在电视剧一开端就树立起难以逾越的标杆。
陈道明一炮而红,跃升一线演员。迅速走红带来的浮躁和狂妄,陈道明说自己在那时都有过。
因为《围城》,陈道明与钱钟书结识,并几次向他讨教,“他当时(对方鸿渐)一点建议都没有,就对我说随便弄”。可一老一少在一起却什么都聊。深居简出的老人同意了他边聊边录影的要求,陈道明留下了难得的2个小时的影音资料,也记住了钱先生的恬淡。
钱钟书家里,没有任何家用电器,陈道明记得最深的是唯一出声的就是煎药的药锅子,一到点,那个药锅子就“噗”响一下。可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气息,那种闻得到书香,也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迷茫的年轻人突然感觉,在这样的文化人面前,自己狗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