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6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导游词.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27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导游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这是雁翎队纪念馆的序厅。迎面屏风上的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是曾在冀中战场率部驰骋的开国上将吕正操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2004年提写,今年102岁)。屏风的画面是以淀区景色为背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了白洋淀的旖旎风光。我们看到的是身姿矫健的雁翎队员,正娴熟地驾驶小船形***字形划行在广阔的白洋淀水面上。从画面上,我们不仅看到波光粼粼的淀水,纵横交错的苇塘,而且欣赏到雁翎队员的勃勃英姿。
现在展板上展示的图片就是白洋淀的秀丽迷人自然景观。抗日战争爆发前,白洋淀人民就在这块风景秀丽的水域上辛勤劳作,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
巧手织云锦,白洋淀渔家姑娘织席忙,白洋淀苇席久负盛名,以产量高、质量好、销路广闻名全国。说起白洋淀的苇席,人们自然会想起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名作《荷花淀》,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月亮升起来了,院里凉爽的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织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段描写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质地柔韧、色泽洁白的白洋淀席那诱人的魅力了。
千亩荷塘满淀飘香,游白洋淀,自然少不了观赏荷花,坐在船上,掩映在荷花丛中,人与荷花相媲美,成为淀上出水芙蓉,给你一种别样的感受和情趣,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在这里体会是最深了。
秋未冬初,是白洋淀芦苇收割的时节,金黄色的苇杆、苇叶、银灰色的苇絮,落英缤纷,芦花飘荡,也是大家欣赏自然风光的一个亮点!
这张照片是渔民在白洋淀广阔的淀面上用罩捕鱼的壮观场面。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小桥流水,芦苇从生,远处荷花绽开,渔船点点,鸟叫蛙鸣,渔船荡水的声音,使我们通过木桥时好似进入了茫茫白洋淀水区之中。
各位游客,我们来到的是第一展厅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依据,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抗战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第一组照片集中反映了侵华日军1937年7月7日对卢沟桥发动进攻,以一名日军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进行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奋勇还击的场面,及北平、天津、保定相继沦陷的情况。第二组照片则突出反映了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的情况,朱德同志号召全军指战员将抗战进行到底,毛泽东同志撰写了指导我国抗战的《论持久战》,八路军东渡黄河,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抗日斗争中去。第三组照片反映了吕正操在中国开始抗战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列,同年10月遵照中共北方局指示回师北上抗日,脱离国民党军,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此时,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的孟庆山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到家乡冀中,在高阳、蠡县、安新、任丘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组建河北游击军,任司令员。之后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在冀中省委领导下相互配合作战,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吕正操任八路军三纵队及冀中军区司令员,孟庆山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从此,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白洋淀刘克忠、贾桂荣组建我人民抗日武装小八路与侵华日军展开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殊死斗争,以上图片便是这场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看这张照片,这是吕正操司令员和夫人刘沙在冀中的合影,刘沙是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