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多功能厅
舞台灯光和音响工程
技
术
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3 -
二、系统设计原则 - 3 -
三、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设计依据及质量标准 - 4 -
、声学设计依据及参考标准: - 4 -
、音响系统质量标准 - 4 -
四、系统设备选型要求及设计辅助原件 - 5 -
、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要求 - 5 -
、系统设备品牌定位 - 6 -
、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软件 - 7 -
五、系统设计的目标 - 7 -
六、系统设计构思 - 7 -
七、系统解决方案 - 8 -
、大会议厅 - 8 -
、场地概况 - 8 -
、系统设计 - 8 -
、中型会议厅 - 18 -
、场地概况 - 18 -
、系统设计 - 18 -
八、其他技术要求及建议 - 30 -
、电力电源系统要求 - 30 -
、设备、器材连接工艺 - 31 -
、施工工艺和工艺标准细则 - 31 -
音响系统配电及接地要求 - 34 -
大会议室灯光系统配电说明 - 34 -
机房布置及通风散热与照明要求 - 35 -
一、工程概况
本次工程是对多功能厅音响灯光系统以及会议室扩声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系统设计原则以满足国家语言、音乐扩声一级指标为目标,保证整体扩声的清晰。
二、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原则——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体系的高科技性。
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实际使用的需要,突出主要功能,兼顾其他功能,把满足用户的使用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
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管理预留空间,考虑与用户其他设备共用性、兼容性;系统维护是延长整个系统使用寿命的可靠保证,在系统生命周期中占比例最大,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兼容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的目的。
三、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设计依据及质量标准
、声学设计依据及参考标准:
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J76-84 《会议系统及音频性能要求》
GBJ/23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J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50312-2000 《建筑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SJZ112-86 《电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配接值》
、音响系统质量标准
一般评价声音音质优劣的参数为频响、响度、混响和回声以及语言清晰度;当我们在进行音响设计时,为了保证音响系统能够充分满足其所在场地的使用要求,我们务必全面考虑这几个直接影响和决定音响系统声音再现品质的要素:
(1) 音色-频率响应(Tonal balance)
要获得均匀而平衡的频率响应,首先当然设备本身要有足够的频率响应,这点是非常容易达到要求的,只要选用够标准的器材即可。而重要的是观众在座位上实际听到声音的频率响应。在理想情况下,不论观众是坐在哪个座位上,都应该听到相同的音响效果,这就要求在设计音响系统时必须要使每一频段的函盖面都非常均匀。扬声器间的相互干扰对频率响应应该有相当大的影响,驻波决定低频的频率响应,空气的湿度对不同频率有不同的衰减度等等,设计时必须要将它们全部考虑进去。
(2) 响度(Loudness)
每一个场所因其使用的功能不同,对声场强度也应有不相同的要求。设计时必须要符合使用单位的要求,设计适当的声场强度;过小的声场强度,将达不到使用要求,而过大的声场强度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高投资成本。
(3)混响/回音(Reverberant and Echoes)
混响对声音品质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建筑物的混响时间在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物时几乎已完全决定了,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音响设计师对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没有左右的能力,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最佳的设计方案。回音有时虽然不一定会使言语清晰度减低,应避免因太强的回音而使听众觉得不快。
(4) 语言清晰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
语言清晰度可以说是设计一个音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象开会大厅等重要语言传输的场所,就算有是很好的频率响应及适当的声场强度,如果听众听不清楚场内的声音,那么这个音响系统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
四、系统设备选型要求及设计辅助原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