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作业题.doc

格式:doc   大小:43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工程材料作业题.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8/28 文件大小:4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工程材料作业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作业

1、试述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定义:
(1)弹性模量;
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单位:达因每平方厘米。意义: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
比例极限;
拉伸曲线中OE段,材料在不偏离应力与应变正比关系(胡克定律)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即应力-应变曲线图中直线段的最大应力值。
屈服点;
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无法恢复。
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即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GB/T 228-1987旧国标规定抗拉强度符号为σb),单位为MPa。
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延伸率(δ)是描述材料塑性性能的指标——延伸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延伸率即试样拉伸断裂后标距段的总变形ΔL与原标距长度L之比的百分数:δ=ΔL/L×100%。
材料的塑性指标之一。材料受拉力断裂时断面缩小,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面积之比值叫断面收缩率, 老标准JB/T 6396-1992 中用ψ表示,新标准JB/T 6396-2006 中用Z表示,单位为%。
疲劳极限;
材料在受到随时间而交替变化的荷载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也会随时间作用交替变化,这种交变应力超过某一极限强度而且长期反复作用即会导致材料的破坏,这个极限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8 )断裂韧性;
指材料阻止宏观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度量,也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韧性参数。它和裂纹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外加应力大小无关。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只与材料本身、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有关。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常用断裂前物体吸收的能量或外界对物体所作的功表示。例如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韧性材料因具有大的断裂伸长值,所以有较大的断裂韧性,而脆性材料一般断裂韧性较小。
冲击韧性。
冲击韧度指标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材料的变脆倾向。是反映金属材料对外来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一般由冲击韧性值(ak)和冲击功(Ak)表示,其单位分别为J/cm2和J(焦耳)
画出退火低碳钢的拉伸图,并根据拉伸图说明金属拉伸时的变形和断裂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oab)——弹性变形阶段 oa段:直线阶段 ab段:极微量塑性变形 
阶段2(bcd)段——屈服变形 
阶段3(dB)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 
阶段4(BK) 段——局部集中塑性变形(颈缩)
何谓金属材料疲劳?疲劳曲线有几种?
金属疲劳是指材料、零构件在循环应力或循环应变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过程。当材料和结构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后,应力值虽然始终没有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甚至比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