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39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doc

上传人:allap 2018/8/28 文件大小:3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Ξ
滇西地区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姜朝松1)
周瑞琦1)
周真恒1) 王
瑜2)
1) 云南省地震局, 昆明, 650041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要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原则和构造亲缘关系, 将滇西及邻区划分为 8 个一级构造单元:
Ⅰ印度板块、Ⅱ冈底斯中间板块、Ⅲ拉萨地块、Ⅳ缅甸板块、Ⅴ滇缅泰板块、Ⅵ印度板块、Ⅶ杨子板块、Ⅷ松潘—甘孜活动带。并且对其主要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 滇西及邻区 构造单元划分 亲缘关系 地质特征
0
引言
滇西(红河断裂以西地区) 及邻近地区(20°—27°E , 92°—99°N) 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由于其火
山、地震、山链有规律地分布, 大型断裂系的存在, 弧形构造与弧后盆地的发育, 地块运动和造山作用的影响, 在大地构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历来为地学界所瞩目。
该地区又是全球古今板块强烈活动地带, 多个板块在此汇聚, 碰撞或俯冲, 加之板块缝合后期大陆岩石圈断层的走滑位错, 使该区呈现复杂的构造格局和地质地貌景观。
然而由于地缘关系, 在这样一个地学热点地区, 除了我国境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外, 西部的缅甸及
缅印边界一带的地质资料缺乏, 研究程度较低。本文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 试图对该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做一些研究, 目的是为了研究滇西的地块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腾冲火山活动的构造背景, 区域构造演化及为进一步研究缅甸弧形构造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动力学机制作一些铺垫工作。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11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
在大地构造研究中, 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构造单元划分依据〔1 -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上古板块划分的重要标志是位于缝合线上的蛇绿岩套, 认为蛇绿岩套是出露于地表古板块边缘的洋壳残片。作
为一级构造单元, 在划分板块构造的时候, 同时需要考虑如下其它重要因素, 如深大断裂、混杂堆积、
双变质带、古地磁、古生物分区及地壳深部构造、重力、磁力异常等〔4〕。二级构造单元主要按地体的概
念进行划分。地体是指以断裂为边界具有区域性延伸的地质实体。在同一地体内, 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应当是统一和连贯的, 而不同的地体应具有不同的地质发展历史, 且同时受板块运动的制约〔5〕。在这里弄清不同岩石类型和构造的成因联系和不同构造环境中的岩石组合, 即建立区域岩石构造的亲缘关系( Tectonic Kindreds) 是十分必要的。
112 构造亲缘关系
据云南遮放至马龙地学断面的研究〔6〕, 结合南亚地区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适合于本区的构造亲缘关系(图 1) 。
图 1 滇西及邻近地区构造亲缘关系
(1) 板块结合带
位于不同板块之间, 主要的岩石组合以作为洋壳残片的蛇绿岩套为主, 同时具有动力变质岩、混
堆积及其它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现代板块结合带具有以海沟为标志的消减带或以地震活动为标志
贝尼奥夫带。古板块的结合带往往伴随有深大断裂展布, 并显示重、磁异常带。
(2) 构造岩浆弧
位于板块结合带的内侧, 主要岩石组合为弧缘碎屑岩、沉积岩、火山岩及镁铁质岩等。在现代活
板块中表现为岛弧, 在古板块中表现为褶断带—岩浆岩带, 地貌上呈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