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抑制.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抑制.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8/8/2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抑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抑制
摘要:要研究通货膨胀,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原因。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都有各种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笔者认为,其终归到底原因很简单,就是货币量发行太多。而政府错误的政策和行为是导致货币量过多的最主要原因,在这点上政府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从货币政策入手试图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清楚目标是什么,否定相机抉择采用单一规则,那么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改革,我们相信通货膨胀的抑制仍然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证明。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非货币性成因;改革
一、凯恩斯的通货膨胀是为政府服务的
凯恩斯持有的是半通货膨胀理论,他不同意任何货币数量的增加都具有通货膨胀性的观点。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后,就业量随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货币数量的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就业量产量的增加和物价逐渐上涨是同步的,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认为,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之后,货币量的增加才产生显著的膨胀性效果。而在凯恩斯的理论模式中,充分就业是不可能的,所以增加货币数量指挥出现利多弊少的半通货膨胀,而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在1919年还认为“要推翻现存的社会基础,再没有比破坏通货更巧妙、更可靠的手段了。这个方法使经济规律的一切隐藏力量都帮助起破坏作用,而且是在百万人中无一人能诊断的程度上发挥这个作用。”然而在30年初的英镑国际价格猛升,所有英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英国出口商的出口竞争能力,影响了国内生产和就业。凯恩斯认为降低工资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既无效又有害,从而提出了膨胀性政策的主张。
然而当时英国的状况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或者可以说几乎是唯一的情况,凯恩斯以此为依据建立的理论和提出的主张不可能具有普遍性和正确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来临,美国不断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力度,然而收效甚微。
正是凯恩斯的观点迎合了政府扩张货币的欲望,使政府摆脱了最大范围的约束,开始名正言顺地持续推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就是为政府服务的,为政府的发行货币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受伤的不仅是国内的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危机,还有外国,比如中国持有美元的储备却因为美联储的邪恶做法而缩水。
二、通货膨胀的非货币性成因不是真正原因
新剑桥学派向来以“正统”的凯恩斯主义自居。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从直接原因来看,是工资推动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而从深层次原因来说,主要是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结果。还有其他学派的观点更直接,工会力量日益强大推动了工资上升或是提高个别垄断商品的价格所致。但是,强有力的工会和垄断商品的提价都只能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动和物价的一次性上升,不可能造成普遍、持续的物价上涨。工资增长超过生产率增长和垄断商品的提价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排除中央银行的行为,这种原因是不成立的。事实也证明,在通货膨胀很高的国家中,有的工会力量相对软弱,有的工会力量比较强大;通货膨胀既发生在垄断企业很强大的国家,也发生在垄断企业弱小的国家,可见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样的原因,将通货膨胀归咎于是有输出国组织的成立和加强,认为通货膨胀是他们猛然提高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