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ll..doc

格式:doc   大小:250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ll..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8/8/29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ll..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
密度试验
  材料的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利用密度可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到材料的吸水率、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等。

(1)李氏瓶 
(2)天平 
(3)筛子 
(4)鼓风烘箱 
(5)量筒、干燥器、温度计等。

将试样研碎,用筛子除去筛余物,放到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1)在李氏瓶中注入与试样不起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数(cm3)。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2)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用漏斗和小勺小心地将试样慢慢送到李氏瓶内(不能大量倾倒,防止在李氏瓶喉部发生堵塞),直至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3为止。再称取未注入瓶内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送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
(3)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瓶内液体中,转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cm3)。
(4)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中的液面读数,减去未注入前的读数,得到试样的密实体积(cm3)。
  材料的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第二位):
式中  ——材料的密度(g/ cm3);
      ——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
       ——装入瓶中试样的绝对体积(cm3)。
按规定,密度试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最后结果, cm3。
二、水泥的基本性质试验
(一)水泥细度测定(筛析法)
  通过试验来检验水泥的粗细程度,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之一;掌握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所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1)试验筛 
(2)负压筛析仪
(3)水筛架和喷头 
(4)天平 

(1)负压筛法。
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1)筛析试验前,应检查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的距离为35~75㎜。
2)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洁净的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
3)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将水倾出,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水泥细度按试样筛余百分数(%)计算。
式中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水泥试样的质量(g)。
(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之一;掌握GB1346—89及GB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3)天平 
(4)量筒

标准法:
1)试验前检查  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2)调零点  将标准稠度试杆装在金属棒下,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3)水泥净浆制备  用湿布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擦一遍,将拌合用水倒入搅拌锅内,然 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量好的500***泥试样加入水中(按经验找水);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4)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完毕,立即将水泥净浆一次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圆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升起试杆后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