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历史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doc

上传人:ranfand 2018/8/3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历史论文: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内容提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形成,我们于前不久也发布了关于核心素养的18项规定。就学生而言,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学教师应关注教育的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依托教材发展教材,使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智慧”,使学生获得促进人生发展的能力。
关键字: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历史人物评说
一、立足核心素养,关注学科素养
随着教育的发展,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形成,并基于此目的,许多国家都研制了一系列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如美国制订了“21世纪素养”,日本在2013年提出了“21世纪能力”,新加坡于2010年颁布“21世纪素养”。在这些素养中得到国家社会普遍认可的是七大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与终身学****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八大曾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对人的树立和培养,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一方面,核心素养可以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发扬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学科学****能够真正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还依赖于各个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魅力的发掘,只有通过更富有活力和思想的学科教学,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这即是顺应了从“知识核心”走向“核心素养”的时代发展的要求。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这既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补充,也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优化和反思。这五大方面具体如下:时空观念是指能够将所认识的历史事物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前提条件。史料佐证,是强调提取可信史料的能力,是历史学****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历史理解,要求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全面理解过去发生的事,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历史解释,强调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对历史事物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历史价值观,是指在历史研究中形成的求真务实价值取向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有“传授知识”到“培养素养”的转变。不仅要关注历史事件的发展,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还应该关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