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谈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呼吸系统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呼吸系统的护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9/1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呼吸系统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呼吸系统的护理
【】呼吸衰竭以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为标志,气管插管是临床上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及呼吸停止病人的一种重要措施,从而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耗氧为目的。其比气管切开创伤小,由于不能说话造成沟通障碍,导致不能有效的咳嗽和咳痰,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需加强全面的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呼吸系统;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经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呼吸道护理,未发生肺部感染、管道阻塞等并发症,气管套管留置7~14天均顺利拔除出院。
2机械通气期间的护理
,学会用手势或书面表达表情及对护理的要求如口渴、疼痛、发热、有大小便等。患者暂时失去语言表达能力及上呼吸道的保护功能应密切观察,及时了解其要求及病情变化,各项操作均应按无菌操作进行。
:①保持气道通畅。1~2 h吸痰1次,以免时间过长使痰液结痂造成堵塞。若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每次吸痰前自导管外口滴入2~5ml,以稀释痰液并刺激患者呛咳反射,以利痰被吸出。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吸痰深度以吸痰管到达导管内口为宜,过深易损伤气管粘膜,过浅而达不到吸痰目的。本组1例因未及时吸痰,1周后痰痂堵塞而被迫拔管。②导管全长32cm,插管深度22~26 cm,导管外露长度6~10 cm。若导管外露过长提示导管脱出。本组3例因剧烈呛咳,导致导管滑出4cm,立即松开气囊活塞,将导管送回原位,待气囊充好气再塞上活塞,重新固定。故应减少或避免刺激患者剧烈咳嗽的因素如吸痰时插管不易过深、导管内滴药不易过多、过快等。③呼吸机的监护。保持呼吸机各管道通畅,注意观察通气量及气道压力显示,若通气量下降,表示气道密闭不严,应调整体位,并使气囊重新充气;若气道压力上升,提示有痰液堵塞气道,应立即吸痰。注意保持湿化器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
:①患者住监护室,室温保持25℃左右,紫外线照射消毒,1h/d。②以平卧位或半坐卧位为宜,不宜侧卧,防止因体位改变使导管偏移,导致气道密闭不严,使通气量不足。③置管期间禁食,防止食物误入气管。④口腔护理,2/d。注意预防霉菌感染。本组9例咽拭培养发现霉菌,经用制霉菌素甘油混悬液涂口腔,3d至1周均治愈。⑤昏迷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进行被动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预防静脉血栓;加强皮肤护理。
⑥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红霉素眼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⑦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保证营养及电解质的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①观察神志、瞳孔变化,了解是否发生肺性脑病。本组1例于插管后1 d右侧瞳孔散大,直径6 mm,出现深昏迷,立即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推注,1/6 h。2d后终因脑疝死亡。②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配合情况。如患者自主呼吸与机器对抗时,可适当抑制患者自主呼吸,以改善通气。本组3例于插管后自主呼吸恢复时出现对抗呼吸机现象,给予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1/12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