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
摘要:莱柯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语言与思维的基本方式,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工具。本文拟将莱柯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对陶渊明诗歌分析研究中。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了陶渊明诗歌中体现其主题的一些概念隐喻(如人生是旅行、生命是年、死亡是睡眠、***是束缚物、酒是药、田园是家等)。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概念隐喻理论映射
一、引言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以田园诗著称的一位诗人,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光辉照耀着我国乃至世界文坛,他的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胡壮麟率先把现代认知隐喻理论与传统的隐喻修辞功能研究结合起来,应用于文体特征的分析上。他认为隐喻不但可以“构成一个作家的问题风格特征“,也可以“构成某些体裁文体特征的要素”,尤其是诗歌,隐喻甚至是“构成时代风格的要素”(胡壮麟,2000)。本文主要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出发,分析陶渊明诗歌的概念隐喻。
二、概念隐喻
Lakoff 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先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概念隐喻被界定为包括源域(source domain)、目标域(target domain)及其映射(mapping)、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隐喻将源域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本体)上,从而使喻体通过喻源置于空间物质的经验中。
三、概念隐喻与陶渊明诗歌
根据莱柯夫概念隐喻从一个域常规映射到另一个,笔者在陶渊明诗歌里发现了一系列的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包括:人生隐喻,死亡隐喻,名利隐喻,时间隐喻,喝酒隐喻,田园隐喻。在本节中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陶渊明诗歌中的隐喻,用了一些例子解释说明。
(一)人生隐喻
LIFE IS JOURNEY
这个概念隐喻来自生活需目标,我们都是有目的,向着目标不断进取奋斗。人生是旅途的概念隐喻,意味着人生和旅途两个概念域有许多对应关系,如:人生目的对应旅程的目的地,实现人生目的的手段对应到达旅程目的地的路径。
(1)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杂诗八首?其七》
(2)适才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形赠影》
显然,上述诗句用到了,概念隐喻人生是一个旅程。生活的家是旅行中的旅店,人生迷茫就是旅行的出发。源域(旅行)被映射到目标域(人生),其映射关系如下:
(二)时间隐喻
LIFETIME IS A YEAR
这是很自然的生死概念隐喻,因为春天是出现新的植物和动物生命的季节,而冬季是植物和动物休眠或冬眠的信号。这个隐喻和人类是植物隐喻息息相关,新芽和新梢对应出生或青年,植物休眠对应死亡。在生命周期这个概念里,春天是青年,夏天是成熟,秋天是老年,冬天是死亡。
(3)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在这句诗中,“千秋万岁”是源域,被投射到目标域生命,其映射关系如下图:
(三)死亡隐喻
DEATH IS SLEEP
在这个隐喻中,尸体对应睡眠者的身体,尸体的外观对应睡眠者的外貌。人死后灵魂的经验对应睡眠过程中的心理经验,即做梦。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