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工作思路与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37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作思路与措施.doc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18/9/2 文件大小:3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作思路与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部分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中期发展规划综述
第三部分 201X年经营目标与指导思想
第四部分 201X年各部门工作管理思路与措施
第五部分 201X年度财务预算(删除)
第六部分关于工作思路的说明(删除)
一、经营环境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市场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市场供应充足,市场增长稳定,部分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而高端产品品种少、缺项多。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大于高中端产品的需求,成熟产品的需求大于新开发的产品,名牌产品的需求胜过普通产品的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科研力量的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业品在线质量分析、食品和环境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方面的分析仪器的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显示,“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战略为“强化创新、狠抓基础,市场导向、拓宽领域,体制创新、优化结构,持续推进、振兴产业”。预计未来5年,整个行业将以中高端产品市场为目标。
(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某某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仪器”)自19XX年成立以来,历经数次体制调整,到目前为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产品覆盖农田、森林、水利、勘探测绘等领域,产品因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性价比,在国内测量行业中低端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然而,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某仪器”原有的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2006年至今,受益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调整和用户需求旺盛带动,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某仪器”%,远低于行业年平均37%的增长率,2010年销售收入和税后利润同比双双负增长,为-%和-%。有鉴于此,“某仪器”有必要重新审视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认真研究行业和产品特点及自身的竞争能力,制订切合实际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清晰的经营指导方针。同时,在公司内部灌输危机意识,重视执行分析,从多方面入手,打破公司目前“病态平衡”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扬长避短,正确把握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某仪器”竞争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优势
1、中低端市场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产品定向用户群稳定、符合用户需求
2、关键设备更新改造跟得上时代步伐
3、所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和技术优势明显
S
劣势
1、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
2、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单一
3、一把手过于专制,管理粗暴
4、管理人员层次不高,管理水平落后
W
机会
1、国家《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为仪器仪表和分析测试行业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直接利好
2、市场需求总量保持稳步增长
O
威胁
1、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2、浙江、山东等地行业新进者的冲击
T
二、中期发展规划综述
结合“某仪器”的现状,初步拟定公司中期发展规划,即:计划用五年时间(到2016年底),将“某仪器”打造成国内测量仪器“专家”,即国内相对专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初步实现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具备测量仪器和仪表的自主开发设计和生产的能力。
为实现以上公司中期发展规划,“某仪器”将以“重规范、抓储备、图发展、争第一”为总的指导思想,以年度为单位,实施如下“三步走”公司发展规划: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公司内部管理关系,夯实基础,确保生产经营安全,抓好技术储备,强化多渠道市场拓展能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依托,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程度,以市场挑战者的姿态主动抢占国内中低端市场份额,并向高端市场渗透
通过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积极抢夺国际市场,成为测量仪器国内市场的领先者和国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实施“三步走”规划过程中,要始终把促进公司内部协同效应发挥的资源整合,以及作为保障手段的规范化运作和有效管控作为重点工作。同时,为了有效地驾驭市场风险及实现企业的中期规划目标,“某仪器”应及时确定以下三个方面任务:
1、制订公司的企业使命和愿景,指明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2、完善公司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
3、确定行业竞争策略。
某仪器愿景
以优秀的团队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为社会和客户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市场和产品定位
从维护服务、应用、到技术支持,提供全面的服务
应用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提供能满足各地区市场需求的产品
方向及措施
方向及措施
简化、改进产品设计
降低人工费用
生产模式及流程创新
降低采购成本及寻找替代原材料
产品差异化
服务差异化
成本领先策略
差异化策略
竞争策略
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