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魏晋文学鉴析.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文学鉴析.doc

上传人:253214894 2018/9/2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文学鉴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苦寒行苦寒行三国·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注释】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袁绍外甥高干,先降曹操,后又叛变。建安十一年(206)春正月,曹操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西征据守壶关(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的高干,围城三月,拔之。本诗约作于西征途中。②太行山:起于河南北部,向北经山西、河北边境入河北北部。③巍巍:高峻貌。④羊肠坂(bǎn板):地名,在壶关西南。坂,斜坡。诘(jí吉)屈:盘旋曲折。⑤摧:折毁。⑥萧瑟:凋零貌。⑦罴(pí皮):一种大熊。⑧啼:号叫。⑨溪谷:山中低而有水之地,山里人多住于此。连溪谷也"少人民",他处则更无人了。⑩霏(fēi非)霏:雪大貌。(11)延颈:伸长脖子,指眺望。(12)怫(fú伏)郁:忧虑不安。(13)东归:指返回故乡。(14)中路:中途。(15)薄暮:傍晚。薄,迫近。(16)担囊:挑着行囊。(17)斧(fǔ):砍,用作动词。糜:粥。(18)《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译文】
向北登上太行山,艰难呀,这山势多么的高耸。山坡上的羊肠小道弯曲不平,车轮都因此而摧毁。树木多么的萧条冷清,北风正传来悲伤的声音。巨熊盘据在我们的前方,虎豹在路的两旁咆哮著。山谷中少有人居住,而且正下著大雪。伸长脖子眺望时,不禁深深叹气,这次远征,内心感触很多。我内心多么的郁抑不平,想要从这东边回去。深广的水面上并没有桥梁,路途中我们迟疑不前。因为困惑而迷失了原来的道路,接近天黑时,还找不到可以过夜的地方。走著走著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日子,人与马也都饿了。我们担著行囊边走边捡取柴火,开凿冰块用来煮成稀饭。想起诗经东山那首诗,让我产生连绵不绝的哀伤。
《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杂诗曹丕
【注释】
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
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吴和会稽为两郡。④此句是说搁在一边不
要再谈。这句是乐府诗套语。
【品评】
本篇是游子之辞。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人了强烈的生命意
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
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
的同时,又隐含着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的深长感慨,使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