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56年——1970年)
1956年10月,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
50年代: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
60年代:做出“八年四弹”的决策:研究人员用8年时间研制成功了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并衍生出“长征一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
长征一号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反射成功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第二阶段(1970年——2005年)
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决策。即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研制成:
(1)“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
(2)“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3)“资源一号”卫星
(4)“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5)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
90年代:我国做出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1)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2)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发射升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双人5天太空飞行。
神舟六号
第三阶段(2005年——)
21世纪初,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嫦娥一号”工程。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继“两弹一星”、载人飞船之后)。启动并继续实施被称为“221”工程的五大航天科技工程:
(1)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2)载人航天工程:
(3)探月工程: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