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高考必须掌握18个虚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必须掌握18个虚词.docx

上传人:plm860108 2018/9/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必须掌握18个虚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必须掌握的18个虚词
文言虚词总结:
1、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何
⑴什么。例:①何陋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⑷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⑸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⑤求,尔何如?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⑵才,这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⑹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其
一、用作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且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