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2.2.1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格式:ppt   大小:3,647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2.1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8/9/2 文件大小:3.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2.1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二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常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4-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5-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1.(2017全国Ⅰ)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气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项,杂质中有水蒸气时应最后除去,故浓硫酸应在③中,A项错误;可燃性气体在受热前应先验纯,B项正确;C项,实验结束后为防止生成的金属W被氧化,应在停止加热后继续通一段时间的H2,故C项错误;D项,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而启普发生器(装置Q)不能受热,故D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6-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2.(2016全国Ⅱ)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Al(OH)3 、NaHCO3
、BaCO3 、CuSO4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熟悉各物质的水溶性及相应反应规律。NaHCO3可溶,Al(OH)3不溶,加足量稀盐酸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而Al(OH)3完全溶解。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且固体全部溶解,不符合实验②,A项不符合题意。AgCl不溶于盐酸,不符合实验①,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两物质符合实验①现象,加入足量水后有固体物质(BaCO3不溶),再加入稀盐酸,产生SO2、CO2气体,固体全部溶解;也符合实验②现象,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SO2、CO2气体,并生成BaSO4沉淀,C项符合题意。D项中两物质符合实验①现象,加入足量水后的固体物质为CuCO3,再加入稀盐酸,产生CO2气体,固体全部溶解;但不符合实验②的现象,振荡后无固体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7-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3.(2015全国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8-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A选项,稀***与过量的Fe充分反应产物为***亚铁、NO和水,溶液后,溶液不变血红色,现象和结论错误;B选项,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和结论错误;C选项,铝在空气中加热,表面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错误;D选项,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溶液,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符合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又二者均为AB2型化合物,所以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现象和结论都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9-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4.(2016全国Ⅱ)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化铁、***化亚铁固体,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mL煤油,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10-
专题知识脉络
能力目标解读
热点考题诠释
(4)丙组同学取10 mL mol·L-1 KI溶液,加入6 mL mol·L-1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l4充分振荡、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