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服装视觉营销之陈列艺术
现代服装业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准:无论是服装的品种、数量,还是宣传、促销手段,都达到了极为丰富的程度。顾客在购买的同时,已经把欣赏琳琅满目的服装作为一种额外的享受,视觉给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提供了最广泛的素材,也给人的情绪体验创造了丰富的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任所接受的全部信息当中,有83%源于视觉,11%来自听觉,其他6%分别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这反映了人在感觉方面的生理特点,即人眼的功能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视觉营销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借助无声的语言,实现与顾客的沟通,以此向顾客传达产品信息、服务理念和品牌文化,达到促进服装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陈列是视觉营销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辅助企业盈利的一种重要手段。
服装陈列与发展
法国商界有句谚语:“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写生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商品陈列中心里因素的作用,合理地陈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销售、方便购买、节约空间、美化购物环境的作用。服装陈列设计就是要“秀”出自己品牌的经营理念、文化韵味、精神内涵和整体的格调,推行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经营模式、一种盈利方式。
服装陈列的概念起源于欧洲,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服饰零售业重要的经营手段之一。
1900――1929年:出现了被称为“商店”的销售形式,为大家所了解,橱窗展示已很流行。
1920――1940年:模特衣架开始流行起来,主要用来展示新款服装。
1940――1960年:战后的购物狂潮刺激了各种推销手段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使零售业出现了细分市场,销售专门产品的商店大量出现,如推出新产品系列的Party和一些促销活动。
1980――1990年:商店布置开始向视觉营销的方向发展。
1990年以后:品牌旗舰店、概念店开始流行起来。
店铺的发展与人们经济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引领人们不断地追求高品质的商品,商家促销商品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卖场商品陈列也逐渐地被企业所重视。
在中国,品牌开始重视陈列的作用,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进入2000年后,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终端展示对品牌传播、销售业绩提升都有莫大的帮助。也因此品牌不仅停留在原来的店面选址这一对店面销售影响的基本要素上,并且开始在装修涉及、产品陈列、橱窗展示等方面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将陈列与视觉营销放置于企业营销要素中的重要位置,在赢在终端的道路上踏实地迈出了一大步。
服装陈列与销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使得服装的物质属性即保暖性和舒适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人们对服装的追求已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即服装不但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更要体现出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这些都对服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服装的销售终端
――卖场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各大服装品牌都纷纷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营销手段上也由过去的以广告为主来宣传产品的质量转变为用卖场的陈列来展示企业的文化和品牌的理念,试图从视觉上提高品牌的认知度,使品牌直接面对消费者,与之进行更亲近的对话。陈列也同时成为各服装企业进行竞争的有效武器。
陈列是体验服务中的视觉体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