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议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议论文.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5/8/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议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人谈诗》(九上)
 《一个深夜的记忆》  鲁藜    诗歌
1、. 对《一个深夜的记忆》段落大意的理解。
第一节,通过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第二节,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第三节,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2、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为什么将“流进门槛”的月光误认为是“阳光”?“阳光”还有别的意思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这里的阳光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
3、揣摩下列各诗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①.“月光流进门槛”为什么说成是“流”?
【明确】这当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个“流”字,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
②.“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③.“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明确】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著。但诗人说“只有”又并不是否认其他的人,不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是唯一的“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的“我”是一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
【明确】这几句诗,需要注意“仿佛”一词。“仿佛”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而使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像。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像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
4、“开门,还是深夜”,这一句只是对错觉的纠正吗?
【明确】此句是含有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5、诗中“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
【明确】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来临的“光感”;
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融合在一起了。
6、《一个深夜的记忆》的作者鲁藜,以自己的独特眼光,从常见事物身上发现了美,你能说出他发现了怎样的美吗?
【明确】《一个深夜的记忆》描写的是更“常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山影、旷野,但不是表现景物自身的美,而是借以表现解放战争年代人们美好的心灵:盼望“黎明”、渴望光明而又乐观的情怀。
《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曾卓      诗歌评论
1. 对《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段落大意的理解。
【明确】全文六段,开头一段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中间四段则都是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结论的得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2. 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明确】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3、文章开头写道:“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对这句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D  )。
A、   说明一般人不很了解这一首诗
B、   说明这一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较特别。
C、   说明这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比较深沉。
D、   说明我对这一首诗有独特的感受。
3、《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提到李白和鲁藜都对月光产生了错觉,但又有些不同,你能说说不同在哪里吗?
【明确】李白误以为月光是霜,鲁藜误以为月光是阳光;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鲁藜表达的是他对光明的渴求;李白在诗歌中抒情主体是他自己,而鲁藜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那一群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渴望光明的人。
4、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①月光流进门槛   (   “流”字以动写静,表现了月光的柔美。        )
②有星流过旷野去 (“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  )
③河岸被山影压着 (“压”有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表现出山峦黑影的巨大和夜的宁静,体现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5、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黎明:既指自然界的黎明又指的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小说家谈小说》(九上)
《百合花》   茹志娟       小说
1、主旨: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