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性的政策探讨
[ 摘要]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搞好的关键。政府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www .ddd tt. com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但如何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仍然得探究的现实课题。
[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财税支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性。而农业保险的“三高”(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特征决定了没有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就难以实现可持续经营。2007年以来在全国6个省区试点推行、现全国有近九成省份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财政补贴型保险。质是政府通过在保费方面出,并通过大面积的普及推广,,从而既达到保障农业生产的目的,又适当
减轻政府巨额救灾支出压力。在这种保险模式下,能否调动农户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商业保险公司、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的积极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能不能搞起来、能不能搞好的关键。各地试点表明,保证并尽量提高政府的保费补贴支出对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但如何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以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实施仍是值得探究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影响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的障碍分析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减轻了农民付费的成本,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缓解了以往农业保险“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局面,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些
8 tt
客观障碍仍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使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综合赔付率居高不下。农业产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产业,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不仅发生频率大,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广,的财产保险。以许多
8ttt8
国家的经验,农业保险经营组织的综合赔付率(即赔偿与收入保费之比)都很高。以美国为例,1982~2004年只有6年赔付率低于1。在有的发展中国家,其赔付率经常达到2以上
8 t tt o m
,甚至更多,均高于保险界公认的70%的临界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能够SSBBww完全8 t tt8. com覆盖灾害赔偿和管理费用。另外农业风险由于. com其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一旦
8ttt8
发生,可能间内使大面积范围内的保险对象同时ssbbww. com发生灾害事故,遭受巨灾损失,导致. com保险公司难以承担起赔付额以致亏损严重。
2 农业保险经营高成本可能公司的亏损而挫伤其参与积极性。农业保险业务不仅风险高,而且经营工作开展难:一是定损理赔难。保险标的发生损失后难以准确估计其损失;被保险人四处分散,标的分布四面八方,一旦
8ttt8
受损,现场勘查定损、赔付兑现的工作量很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时间的要求
dDdtt
紧迫,加之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更是增加. com了理赔工作的难度。二是保费厘定难。由于. com农业生产的危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发生极不规则,各地在受灾频率、程度
,而且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