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无形资产减值.ppt

格式:ppt   大小:1,296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形资产减值.ppt

上传人:likuilian1 2018/9/3 文件大小:1.2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形资产减值.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目七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任务1 了解无形资产的基础知识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二)无形资产的特征
无形资产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无形性。
(2)价值性。
(3)长期收益性。
(4)收益不确定性。
(5)有偿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与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无形资产按有无法定使用期限的分为有期限的无形资产和无期限的无形资产两类。

无形资产按取得方式的分为外购的无形资产、自创的无形资产、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和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等。无形资产按取得方式的分类,有利于合理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摊销期限。
任务2 掌握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计价与核算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计价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其具体成本构成如下: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条件一”是指无形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条件二”是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确认无形资产的五个条件: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4)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5)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①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②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6)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入的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7)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对受让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其债权账面价值与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二)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购入无形资产时,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自创无形资产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研究阶段支出发生时,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