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0
文档名称: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7,875KB   页数:1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4 文件大小:7.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虎头崖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苏航、 )ρI} 年士月 If 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 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张破后
师签名:乡初刷
J;P/ f 月 lf 日
庐山年 f月/{日I
摘 要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北坡,东昆北断裂以北,那陵郭勒河断裂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弧及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结合带。位于东经 91°30′-91°49′,北纬 37°02′-37°06′之间,总面积 208km2,是祁漫塔格地区找矿成果较显著的矿床之一。但是该区地质综合研究程度不够,矿床成因类型复杂,且至今仍有
争议。本文以期能够清楚地认识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厘定其矿床成因,这将有助于对区域上类似成因争议的矿床做出指导,有助于对该成矿亚带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有效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本论文将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的综合研究与花岗岩及相关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相结合,讨论形成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构造环境。通过对花岗岩、地层、断裂-褶皱系统的详细野外地质观察,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论证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机理。通过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标型矿物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阐明矿床成因类型,建立找矿模式。
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工作,对虎头崖多金属矿床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收集祁漫塔格地区的岩体年龄数据 65 个,范围在 170-832Ma 之间,峰期年龄:
210-250Ma 和 380-420Ma。本文对矿区内 ZK001 中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 LA-ICP-MS
锆石U-Pb 定年,结果为 ±,代表了岩浆的结晶年龄,为印支期。 2、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内的侵入岩有花岗岩和正长辉长辉绿岩,为双峰式侵入岩组
合。该区花岗岩属于 A 型花岗岩的 A2 亚型,来源于有一定成熟度的大陆地壳。结合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区域地质背景,虎头崖多金属矿的成岩成矿环境为造山阶段晚期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3、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矿体特征随着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岩体周围为矽卡岩型矿体,远离岩体为热液脉型矿体;岩体周围为磁铁矿,远离岩体为铅锌铜多金属矿体;靠近岩体产出的矿体的矿石δ34S 为 ‰~‰,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的δ34S 为 ‰~‰,层间破碎带中矿体的δ34S 为 ‰~‰。分带性明显。
4、文通过测定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闪锌矿中 FeS 含量,初步判别成矿温 140-285℃, 集中分布在 195-285℃。
I
5、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方铅矿与闪锌矿的标型特征,显示了矿石的岩浆热液成因。
矿石与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的线性关系,显示了铅元素主要来自岩浆。
6、综合得出,虎头崖多金属矿床的矿体有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热液脉型又分为产在断层破碎带与产在层间破碎带中两种,构成与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多金属(Fe-Cu-Pb-Zn-Sn-Mo-W)矿成矿系列,是典型的兼具矽卡岩型矿体和热液脉型矿体的岩浆热液矿床。
7、结合前人的重砂异常成果及本文的化学分析研究,提出白钨矿在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在找矿过程中应加以注意。关键字:矿床成因;虎头崖;祁漫塔格;东昆仑
Abstract
The Hutouya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Qimantage Hill in East Kunlun, north of the East Kunlun fault,north of the Nalingguole river tectonic position is in the North Qimantage early Paleozoic magmatic arc and Qimantage early Paleozoic suture deposit is located among east longitude 91°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