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2014年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doc

格式:doc   大小:1,166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年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9/5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年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4年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
一、等值线问题
 1. 等高线地形图
  ⑴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⑺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⑻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⑼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⑽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①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②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④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⑾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②地势及起伏状况;
    ③主要地形区分布;                         ④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⑿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
    ①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
    ②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
    ①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
    ②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
    ③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
    ④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
    ⑤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2. 等温线
  ⑴分析走向(延伸方向):
   ①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
   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
   ③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⑵分析弯曲状况:
   ①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
   ②凸值法——  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⑶分析疏密状况:
   ①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
   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⑷分析数值特征:
   ①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②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⑸高考能力要求:
   ①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②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