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一、侵略战争:
1、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道光帝在位)
(1)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企图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1年进犯珠江,攻占广州,1842年8月,英舰兵临南京城。
(4)结果: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从赔款、割地、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四方面记)
(6)鸦片战争的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③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咸丰帝在位)
(1)根本原因(目的):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在其后共割占了中方千米,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结果: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5)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 (光绪帝在位)
(1)起因: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
(2)经过:①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侵略中国;②黄海海战,在战斗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③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从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开设工厂四方面记)
(5)影响:①《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对中等条约。它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也由此开始,不久,爆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光绪帝在位)
(1)“八国”指英、法、俄、美、德、日、意、奥。
(2)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目的: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3)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战争开始;6―8月攻占天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5)《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四方面记)
(6)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
1、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1839年3月――6月3日; 国际禁毒日与此有关。
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维护了民族尊严。
2、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恢复新疆秩序。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连战皆胜,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抗日斗争。1894年9月。
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运动)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5、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1898年在山东兴起,后被清政府和外国势力联合绞杀。
三、其它: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
2、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疆危机表现在:①美、日入犯台湾。②英、法进窥云南、广西。③俄、英侵凌新疆、西藏。(P12)
3、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方千米的土地。(P13)
4、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方式:①政治贷款②投资设厂③开矿筑路④增设银行
5、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①强占“租借地”②划分势力范围。(P19)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一、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