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怀揣报国梦 心系家乡情.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揣报国梦 心系家乡情.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揣报国梦 心系家乡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怀揣报国梦心系家乡情
笃定的双眸中透露出坚毅,举手投足间展现出儒雅,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宁波大学陈忠仁教授。
陈忠仁教授出生于浙江慈溪长河镇,年幼的他喜欢猜谜语,听故事。天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的他,1980年盛夏聆听了中央广播电台科技节目,被高分子材料时代的来临深深吸引,将高考第一志愿从北大的地理专业改为浙大的高分子化工,与高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
1991年10月,陈忠仁回浙大看望恩师潘祖仁先生并参加学术会议(IUPAC Polymerization 91),有幸认识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Robert H. Grubbs教授。勤奋聪慧、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他得到Grubbs教授的赏识,被推荐到世界名校――加州理工学院深造。
在加州理工期间,陈忠仁以赵忠尧、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谈家桢、卢嘉锡、唐有祺、白春礼、郑哲敏等加州理工学院的优秀中国前辈们为榜样,以实验室为家,一心扑在科研上。在Grubbs教授和Kornfield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他在Jacobson-Stockmayer方程中引入环应力的定量模型已成为大环分子和二烯烃研究中突破圆环数限制瓶颈的开环、合环、易位反应的预测方法,成为复杂天然产物甚至航空汽油防爆剂合成的理论指导,也为2005年导师Grubbs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Grubbs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曾在1995年专文报道的这一开创性成果。1997年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刊登了陈忠仁为第一作者的关于纳米材料宏观有序加工技术的研究论文,并作为封面主题,在高分子纳米材料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闻评论称之为
“材料科学的曙光”。
1998年,陈忠仁教授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化工及化学博士学位。双栖在高分子合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加工领域、兼具理论与实验研究能力的陈忠仁引起了高分子同行的高度关注。陈忠仁却婉拒了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康内尔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名校院系负责人的教职申请邀请,决定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加州硅谷“取经”,于1998年至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及霍尼韦尔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此后成为普利司通(美国)高层科研人员、核心团队管理成员。
20多年来,陈忠仁一直从事以高性能橡胶为主的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开发,在相关领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取得系列重要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例如,他发展了软材料开裂磨损理论与仿生原理,成功主持了新一代高性能橡胶材料的工业合成及产业应用,为公司产生了几十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效益;他的许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软材料领域纳米结构加工的标准方法。
身在海外的陈忠仁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2001年,他参加了由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组织的“百名海外博士浙江行”活动,与母校浙江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为家乡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特别建议宁波市领导要保护宁波环境和四明山水资源。洞察到自主技术缺乏将是阻碍中国工业长远发展的软肋,他婉拒了母校浙大申报“长江学者”的邀请,决定继续在普利司通研发中心工作,以掌握欧美一流产业技术的成功之道。
其实早在大学时代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中,热爱家乡的陈忠仁就率先发动慈溪籍人士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1985年初他牵头成立的“浙江大学慈溪经济促进协会”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