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高三古诗词复习.ppt

格式:ppt   大小:15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古诗词复习.ppt

上传人:w447750 2018/9/7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古诗词复习.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3高三古诗词二轮复****加强训练:
高考热点题材类别
一、怀古诗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1、全诗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悲”。一个“悲”字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诗凄怆忧郁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遭贬谪的悲苦命运。
2、本诗以诘问的语气作结,你认为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诗人明知贾谊为何来到长沙,却故意提出贾谊“何事”来到长沙这一疑问,含蓄地抒发出了对贾谊、也是对自己的怜惜之情,可谓意蕴丰富。
怀古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咏怀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二、边塞诗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中看。
1、“天山雪后海风寒”一句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大海,勾勒出边塞恶劣的征战环境。
2、全诗运用了“寓情于景,景中含情”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首句写景,烘托出了行军艰苦的环境气氛。次句以一曲《行路难》进一步丰富了首句的内容,折射出征人的惆怅之情。后两句承接上句,从笛声写道闻笛声的征人,以及由此触发的情思,描写了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远征场面。
边塞诗以边塞大漠的奇特风光、征战生活和将士思乡为主要描写内容。边塞诗中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难酬的悲叹,更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是哪一种情感。
三、山水田园诗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1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手法和内容各1分)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2分)
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在写法上常以白描、衬托为主。
四、羁旅行役诗
惜余春(踏莎行)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1、这首词题为“惜余春”,词人是怎样描写“余春”景色的?
开头三句,紧扣题目中的“余春”二字。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着一“收”字,使得“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花凋零,绿波荡漾,鱼儿游弋,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
2、从整首词来看,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怜惜,对妻子的思念和关切。
羁旅行役诗主要是写漂泊在外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诗中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眷恋。
内容多为抒发愁思,表达思乡情感。写作上或触景生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五、贬谪诗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古人谓写景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请简析颔联在写景抒情上的特点。
颔联写景,于料峭春寒中写出盎然春意,颇富生机;在抒情方面,于寂寞愁闷里怀着向上的希望,自具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