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
对外开放26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世界历史上不可比拟的增长成就,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伟大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但是dddTt我们sSBbWw也必须ssbbww. c om看到,中国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发展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还相当有限,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问题还不仅如此。这些年来我们sSBbWw对国家发展成就和经济实力的评估方面些
8 tt
模糊的认识,其核心是在肯定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的同时ssbbww. com,却忽略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实力评估的新原理、特点,缺乏科学正确的方法,以至于往往 t8. com过高地估计了发展的成就和相对。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实力的评估原理,不仅有利于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而且有利于以客观事实回应“中国威胁论”,从而既在正确认识自己中继续切实地发展,又能在一些
8 tt
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力评估的新问题
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尤其表现在dd dtt. com经济方面4年,,%;;,%,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又上升为第三位;全年实际8ttt8利用
t8. com
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吸收外资数量之首。
但是dddTt,在不同国际比较排名方法中,中国的位置. com是不同的。根据WEF的报告,2003年中国的商业竞争力指数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6位;根据IMD的报告,中国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1位。1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根据对国家制造业的微观竞争力排名,中国在多项指标上落后于美国、日本,接近于俄罗斯和印度。如2003年中国的集群发展状态www .ddd Tt. com在27位,品牌拥有状态www .ddd Tt. com在第24位,企业创新能力在第22位等2。此外,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02年中国排名第96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人均GNP排名2002年中国在127个国家和地区和中排名第73位。这些不同排名方法中地位相差巨大的原因显然在于本身的不同。总体来说标分析方法对于准确判断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对局限性的,且容易
Dddtt
引起误解。
“经济强国指数”研究试图通过经济强国指数国际比较的方法较清晰和较综合地反映中国的相对地位,同时ssbbww. com分析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中仍然题。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强盛指数(EP-III)从199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9位,2008年将达到第6位。从1990年到2008年,经济强盛指数美、日、德、英、%、%、%、%%,,%,。3
以上
8 t tt o m
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实。这是我们sSBbWw更进一步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综合的经济强国指数评估比单项指标的排名更好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