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某车间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强夯法处理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对实例工程场地填土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比较,确定强夯法处理该填土地基的适宜性,结合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对强夯法对该填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肯定。
[关键词]人工填土工程地质条件强夯置换处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23-2
1工程概况
某工业设备制造基地位于某县城工业园区,场地地形较开阔,稍有起伏,方圆3km为耕地,地貌条件简单。4#、6#车间,,设计地上一层,长宽126米×48米,高约14m,上部结构为轻钢结构厂房,下部基础拟采用独立基础,基底平均压力要求不小于120kpa。
2地层情况
场地地面较平坦,为填方场地(弃土堆积),。①层人工素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含少量碎石和卵石,4#、6#车间场地局部平面分布以人工堆积全风化砂岩为主,松散。堆积时间约为1~2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易产生地面裂缝。~,
②圆砾:杂色,稍密~中密;圆砾含量45%左右,粒径2~7cm,风化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填充,局部见高岭土填充。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②1粉质黏土:红褐色,硬塑为主;土质不均,含卵砾石20%~30%。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场区以透镜状分布于②层圆砾层顶部。~。③层卵石:杂色,中密~密实,中密为主;卵石含量50%~55%左右,粒径2~9cm,砂岩质为主,红褐色粉质黏土及砂岩质圆砾填充,局部见灰绿色高岭土填充。局部见粉质黏土薄层。
勘察场地未见地下水。经土工试验,①层人工素填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MPa-1),-(MPa)。
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填土成分复杂,不均匀,孔隙大,压缩性高,且平面分布随意、无规律,堆填时间1-2年,自重固结未完成,在自重和水的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湿陷性,导致填土地面出现开裂和沉陷。
根据勘察取得土样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①层素填土中粉质黏土自由膨胀率在13%~39%,%~%,不具膨胀性。
场地东侧、北侧为人工边坡临时支护,先局部遭破坏,存在滑坡隐患,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填方场地,下覆土层坡度较大,分布不均匀。综合以上判定为不均匀地基。拟建4#、6#车间基底所在①层人工素填土不能直接做为持力层使用,应当采用地基处理进行加固。
4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工期、造价等因素综合分析(表1),分别对夯实水泥土桩、素混凝土桩、桩基础等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设计参数如下:
夯点布置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单点击数6-8击,单击夯击能量1800~;满夯能量1200 ,一遍两击1/4锤径搭接;夯点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控制在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