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坚持以人为本.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坚持以人为本.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5/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坚持以人为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坚持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和谐企业需要和谐的职工心理,职工队伍的和谐心理是支撑企业和谐的精神力量,也是企业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职工心理和谐,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一、职工和谐心理现状及原因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职工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想发生波动,心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1、一些职工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厌倦反感,应付了事,甚至对理想和事业冷漠。
2、个别职工遇事爱钻牛角尖,不善于正确认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特殊事件,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员工的人际关系。
3、个别员工由于心理素质存在严重缺陷,经常发生不理智的行为,甚至导致犯罪。
4、个别员工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周围人际环境,经常处在过度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中,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无成就、事业得不到发展。
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竞争加剧,学****任务繁重,生活节奏加快,这些都给职工带来巨大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给职工造成心理不平衡;对变化的环境不适应而出现的种种困惑、迷茫、不安、紧张也在明显增强。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职工的心理不和谐。
2、个人阅历因素。相当一部分职工的心理异常都与家庭环境或自己早期的经历有关,由于自身阅历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和个人的业务技能的差距,个人报负脱离实际,各阶段成功的心理期望过高,自信心过强,对可能出现的主客观方面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对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3、生活中重大事件。人们在日产工作生活中遇到调资、换岗、失恋、亲人亡故等各种重大变故,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事件的发生要带来生活的变化,心理承受能力超过限度时,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问题和心理障碍。
4、心理健康意识欠缺。通常人们对身体的疾病比较重视,而对心理的不健康却重视不够,甚至不愿意正视和承认它。而这正是发生心理疾病的隐患所在。各级组织对职工的心理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职工工作中存在的消极和异常现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思想教育”或“政治教育”等社会观念方面。
5、个别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不全面、不透明,职工的一些合理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二、发展和谐心理是创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前提
(一)、职工和谐心理是和谐企业的精神支撑
心理决定行为,和谐心理决定和谐行为。所谓职工和谐心理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职工个人的和谐心理,它包括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成分的协调统一。有和谐心理的职工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能够正确地看待自我,坦诚地看待企业内外的世界,欣赏美好的事物,积极愉快地工作和接受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二是指职工集体的和谐心理,它表现在团结友爱、彼此包容,有团结精神,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职工是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职工队伍的心理和谐,无疑是和谐企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二)职工和谐心理是企业稳定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加剧;特别是我国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