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互动
【内容提要】东西部发展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从均衡——非均衡——协调的区域
发展战略选择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认为任何
dd dtt. com
一种区域
战略的选择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从动态的角度来考虑区域
是完全8 t tt8. com必要的,也是8tt t 8. com必然的,区域
发展变化。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发展,东西互动都应成为贯穿于每个历史阶段区域
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
【摘要题】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
【关键词】区域
战略/东西互动/现代化发展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空间方面现就是决8t t t 8. c o m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部发展关系”问题。笔者认为,解决8t t t 8. c o m这一问题的核心,始终围绕着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8tTt8东西互动问题。这是我国过去现代化发展遇到的一大难题,也是8tt t 8. 继续解决8t t t 8. c o m的一大战略问题。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5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东西互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正确认识和处理8tTt8东西部发展关系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
旧中国的经济是一种半殖民地经济,为数不多的工业设施70%以上
8 t tt o m
偏集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广大内陆除武汉、重庆等极少数长江沿岸城市外,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工业。针对这种状况,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我国在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进程中,总体上选择了重点发展内地,沿海服从内地的战略,其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重点西进。
第一次是1953年开始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五”计划时期。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布局的指导思想是:“在全国各地区适当
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企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23页。)。为此“一五”期间除在沿海老工业基地有重点地进行改建、扩建外,基本建设项目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地。%,%,%,%(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因扣除全国统一购买的机车车辆、船舶、飞机的费用,所以8ttt8两项相加不等于100)。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工程最后实际8ttt8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内地为118个,占79%;沿海为32个,仅占21%。(注:董辅@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1页。)。
第二次是“三五”计划开始以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的“三线建设”。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我国面临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急剧严峻的情况8 tt t 8. com下,国家把投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形成了我国经济布局的又一次更大规模西进。从1964至1978年,国家在三线地区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