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3
文档名称:

埃及的中国研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21KB   页数:1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埃及的中国研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8 文件大小:1.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及的中国研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致谢词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蔡伟良教授。从选题、收集材料及最后定稿整个写作过程,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教会我如何做学问;谦和、乐观、霍达的做人风格,教会我如何去生活。导师在学术和生活上对我的帮助,将会成为我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动力,争取不断进步,以不辜负导师期许。
感谢本科期间授我学业的所有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埃及驻华使馆教育处霍文杰参赞、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王广大教授、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哈布教授和中方负责人余莹老师、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阿里教授和中方院长陆映波副教授、艾因ž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加妮教授和中文系教师哈赛宁教授、伊思拉教授、马基迪教授、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教授、国际问题与亚洲问题专家穆罕默德ž赛利姆教授、哈勒旺大学中埃研究中心主任亚希尔教授、埃及汉语教学节目策划曹庆鸿老师和主持人朱廷婷老师为本文所提供的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和信息。
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文和出席论文答辩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经济上、生活上给予我支持和关爱,正是父母的默默支持使我能十分坚定坦然地专心做学问。
I
摘要
“国外的中国研究”,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领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衢,意义重大。至于研究“埃及的中国研究”的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同类研究相比,埃及的中国研究体系更为全面、深入,更具有典型性。二是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埃及人如何看待中国及中国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埃及人对我们的关注点。三是可以为我们通过“第三只眼”了解我们自身提供“借鉴”, 便于我们“扬长避短”。四是可以使我们提高对埃工作的针对性,更好地发展中埃友好关系。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个别访谈、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法,试图科学划分埃及中国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详细介绍埃及中国研究的相关机构,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埃及的中国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和取得的成果,找出埃及中国研究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最后对新时期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和埃及的中国研究进行展望。
二战前,埃及便开始关注中国。埃及的中国研究受中埃关系和各自国内国际局势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934-1948 年,埃及中国研究的开端。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埃及的中国穆斯林对早期埃及的中国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介绍中国的伊斯兰教、穆斯林。
2、1949-1977 年,埃及中国研究的逐步展开。1949 年新中国的建立和 1956 年中埃建交促进了埃及中国研究的发展。尽管后来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和埃及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中东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埃及的中国研究,但在中埃关系持续稳步发展的阶段,埃及的中国研究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3、1978 年至今,埃及中国研究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获得成功, 埃及对中国研究的领域多样化,主要集中在探讨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可为埃及借鉴之处。
时至今日,埃及已拥有中国研究的坚实基础,包括埃及高校中文系、社科研究中心和翻译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埃及有 41 家出版单位(包括高校、研究中心、翻译
II
中心、出版集团和出版社等)发行与中国研究有关的著作,3 个中国研究相关机构,
近 20 所大学开设中文系,2 所孔子学院,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埃中友协总部汉语教育中心等多个汉语培训机构,尼罗河电视台面向 22 个阿拉伯国家播出的汉语教育节目,这都为埃及学者开展中国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坚实的基础。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埃及目前已经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中国研究学者。
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埃及中国研究学者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研究中国政治及外交关系的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及其他学者、中国作品译者。通过分析学者有关中国研究的专著、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我们发现在华工作、生活过的学者会更加综合客观地对待中国问题。译者翻译的中国作品数量颇丰,但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类。
埃及的中国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埃及学者进行的中国研究受西方言论影响较多;硕博士论文不够严谨,学术价值有待提高;埃及与中国学术交流较少等等。
国外的中国研究,虽然有其独到的值得借鉴之处,但毕竟是另一种文化氛围、另一种语境中的学者的看法,当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观点有失偏颇时,及时与他们学术交流十分必要。我们应该努力让国外中国研究领域的学者把中国的真实情况传播到世界各国。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埃及的中国研究,笔者就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1、加强埃及国内学术交流及埃及与中国的学术交流;2、切实推动中埃政府间教育文化交流合作;3、加强中国驻埃机构与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