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语录```
来复旦物理系已两年有余,逃课无数,每回想先生们学识风采,愧悔不已;时光流逝,兹
录课堂上所闻之一二于此,以为追忆:
之后,郑永令:地球显然不是黑洞!
,童裕孙:因为有任意常数,不定积分的结果有无穷多个;考试的时候漏掉了任
意常数,得分也是无穷大分之一。
,王祖彝:王老师上课像飞一样!
论,孙鑫:统计物理——越大越乱越好。
,候晓远:同学们以后如果要买光栅的话,…………
,杨福家:那次我在和平请李先生(李政道)吃饭,…………
的讲座,金晓峰:几乎不学就会的聪明人我到现在只遇到过一两个。
前复习课,潘养廉:据我所知,复习课一般是很重要的;今天来上课的同学
回去以后就不要把上课的内容告诉没有来上课的同学了。
前,数理方法课,陈灏:放假期间,同学可以出门游玩;玩累了不妨想一想
解析延拓放松一下。
,徐晓骅:拉普拉斯在政治上的名声不好。
,提到华罗庚和苏步清,黄宣国:我常和人说起,我们学生辈是远不如先生
辈啊!————长叹
,黄宣国:少年人总是有梦的!
,徐先进:数学系有很多教师到管院去了,我不去。
,陈灏:交大有个教授说量子力学是自相矛盾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他错在哪
里。
,苏汝铿:朗道是个鬼才!
,苏汝铿:诸位有没有看到我在解放日报上发的文章…………
,傅吉祥:复旦的规定,副教授可以带研究生;可是我不带研究生,因为我自
己写论文还不大会写;等我写论文很容易的时候,我才会带研究生。
郑永令(1939-),男,浙江桐庐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童裕孙男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泛函分析 E-MAIL:mayst******@fudan.
孙鑫(-) 教授,江苏扬州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专于低维凝聚物理、统计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论。1985年在高聚物理论中发现了交错定域振动模。主持研究了“导电聚合物中孤子定域模”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撰有论文《修正F模型的临界指数δ》,著有《低维凝聚态物理》。
侯晓远 1959年12月生。1982年3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同年获理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升任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1年开始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杨福家 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组织并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引起国际重视的研究成果。撰有《原子物理学》、《应用核物理》等专著。
金晓峰 1962年6月生。1987-1988,在法国LURE国家同步辐射中心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1989年2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
陈灏 1943年生,辽宁沈阳人。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授,教研室主任。1967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4年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苏汝铿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开始在复旦大学任职。1987年4月任教授,1990年任博导,1994年开始兼任高科技中心学术顾问。1984~1986年,1989~1990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tony Brook物理系核理论组,Seattle华盛顿大学核物理所,Kentucky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工作。
(原为转贴,但附上搜到的部分简历,还算半个原创把,呵呵主要目的是让大家“闻一言以自
Tag:在复旦的日子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blogb/logs/49032
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