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性问题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性问题反思.doc

上传人:cai.li.bin 2018/9/9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性问题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性问题反思
摘要虽然会计失真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良策。为此,笔者通过对学术界当前持有的几种观点进行反思,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并从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找出一系列的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会计信息问题反思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如,美国的安然公司、默克公司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亿安科技等。为什么会计失真现象会屡禁不止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目前,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但笔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
(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在会计学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的理由是: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是会计人员,信息出现问题,会计人员难逃其咎;②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导致会计信息技术性失真――道德缺失、责任不够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③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导致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道德的背离、对法律的蔑视产生违法操作的动机;④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失真――钻法律、法规、制度、准则不完善的空子,打擦边球的投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缺失。[1]
不可否认会计人员道德缺失确实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它并不是信息失真的根源所在。理由是:①会计只是一个职业岗位,它和所有者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它必须根据所有者的需要来提供信息。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负责人。对于信息导致的后果除了技术性失真外,都不应该由会计来承担。即便是技术性失真也与职业道德无关,技术水平不够虽然责任可以补足,但并不能就说明技术水平不够就是因为责任不够,如果这样就犯了逻辑性的错误;②会计信息的组合来源于多个渠道、多个方面,并非都来自会计职业(如采购、供应等),在追究会计信息失真时理应辩清因果关系,原始信息的提供才是关键,也理所当然地应该由原始信息的提供者来承担责任,才显得公平合理。有的会计信息根本就不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或虽然是由会计人员进行技术处理的,但会计进行技术处理的过程并无过失,而是原始信息失真了,这样怎么能归咎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呢?
(二)不法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它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这种功能既可以推动人们去遵守法规,也可以推动人们去违反法规。这样,在没有政府监管或政府监管不力的假设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只要有不法利益的驱动,就有可能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由此断言不法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和根源。
笔直认为,这一观点不仅犯了以点盖面的错误,而且在逻辑推理上也很不严谨。因为,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会计信息不实,二是会计信息造假。这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会计信息不实的当事人并无造成失真的主观意愿,也不可能得到经济及其他利益。而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责任人主观上具有造成信息失真的意愿,客观上存在不法利益驱动带来的风险及危害。因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