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河道局办公房清理工作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道局办公房清理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435638 2018/9/9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道局办公房清理工作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道局办公房清理工作总结
河道局办公房清理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办公室枝办发〔20**〕43号文件精神,市河道局按照办公用房整改内容和要求进行自查,目前已开展清理工作。
一、河道局办公用房基本情况市河道局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254㎡,共6层,包含地下室,整体分布为一楼为大厅、值班室及库房,二楼至四楼为市河道局和市砂管局(市水政监察大队)办公区域,五楼为档案室。河道局编制人员18人,市砂管局(市水政监察大队)编制人员8人。办公用房11间,会议室1间,荣誉室1间,党员活动室1间。
二、自查整改情况。
(一)无科室及个人超规定面积标准使用办公用房,没有已退休领导干部仍使用原单位办公用房。
(二)存在领导干部使用2间办公室,目前已腾退市水利局副局长兼市河道局副局长刘雪华在市河道局所用办公用房。
(三)所有办公用房均按原规定功能使用。
(四)单位无出租、出借办公用房。
(五)无所属单位占用主管机关办公用房。
(六)无转为企业的部门和单位占用机关办公用房。
(七)无原办公用房。
(八)单位办公用房都已办理权属登记。一、概述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组织及制度建设情况。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我局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局电子政务工作,研究决定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指定了1名懂电脑操作、保密意识强的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信息更新及网络维护等日常工作,形成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制定制度,按章办事。根据市文件要求,制定了电子政务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及维护制度,包括专人维护、文件发布、审核签发等制度。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有计划地组织各类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应用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并按市电子政务中心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切实提高了各类运行维护人员的素质,确保系统正常运转使用。
(二)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一是加强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加强网络运行维护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网络运行维护人员,选定1名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及时提供和审核本部门信息内容。同时按照市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了我局电子政务安全保密措施,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要求网络运行维护人员及时将异常情况上报至市电子政务科。全年未发现网络异常。二是切实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安装了专门的杀毒、杀木马软件,互联网出口处部署了防火墙、日志审计等安全系统,有效防范了病毒、木马、黑客等网络攻击,确保了信息和网络运行安全。三是开展不定期检查。我局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安全隐患。
(三)政务平台应用推广情况。已经应用全市政务统一平台开展网上协同办公,及时收发公文和相关信息,积极开展公文网上起草、登记、签批、归档等日常工作,基本实现同全市其他政府机关单位网上协同办公。
(四)综合自查情况。经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认真自查,保密审查的领导分管工作机制、部门负责工作机制、专人实施工作机制健全;审查职责已经落实到位;规范了保密审查的程序;信息发布与公文制作、公文运转流程有机结合;从源头上保障信息公开前保密审查的有效实施;做到了“宪审查,后公开”和坚持“一事一审”原则;不存在下级机关擅自公开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或违规公开上级政府其他工作信息等情况;已经建立政府及部门网站发布信息登记制度;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台账管理制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年,我市严格执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年度报告、考核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依法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0条。
三、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和咨询处理情况20**年,我局办理宜昌市政风行风热线咨询投诉件共5件,其中政策咨询10件,群众投诉1件,针对提出的问题,我局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做到了及时答复,在化解村级债务、土地流转等个别疑难问题上,我们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协调解决等工作,保证了疑难问题的妥善处置。
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无四、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无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我局电子政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办公电脑设备陈旧老化,影响了电子政务办公的效率;二是机关信息工作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正常开展。三是信息未能完全做到及时更新,电子政务管理、使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下一阶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整改:一是加大对办公设备的投资力度,更新或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二是固定政务公开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