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夏侯村《三年发展》规划纪要.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夏侯村《三年发展》规划纪要.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9/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夏侯村《三年发展》规划纪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夏侯村《三年发展》规划纪要
贫困是制约人类发展的痼疾,干旱缺水是制约夏侯村经济发展的毒瘤,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夏侯村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曾是这个地方的长期标签。
石潭镇夏侯村地处礼泉县北部山区半坡地段,属石潭镇政府机关所在地,现有村民2600余人,耕地面积约7000余亩,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约束,我村十年九旱,无水利设施,无灌溉条件,我村的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差甚远,经济滞后并欠缺发展活力,人均年收入仅为1100元。
由于干旱缺水,水利设施匮乏,导致农业收入甚微,由此青壮年劳动力远离故土,常年在外打工,另谋生计和养家糊口。农业只能靠留守妇女和老弱病残耕种和作务。以此微薄的收入来解决温饱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农村经济产业的恶性循环,无法摘掉经济贫困的穷帽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面对夏侯村目前的这种“跛脚”走路的病态发展,村两委会领导班子和市帮扶对象咸阳市种子公司派驻人员,通过多次调查摸底,走村串户、查问题、找结症,归纳总结为利用产业撬动脱贫致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发展创新,抢占先机。
2014年:加强两委会班子的建设工作。
两委会成员要抓紧自身学****和世界观的改造,使领导班子年轻
化、知识化、注重培养多样化人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吸精取糟,传承技术技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的新风尚,营造人人尽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为贫穷落后的家乡献计献策,广纳贤才,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智囊团队,在两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为夏侯村出彩,为群众谋福利。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两委会成员和驻村扶贫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和***,由乾县注泔镇红崖村和羊毛湾水库引水自流灌溉,可解决本村7000多亩土地因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此项该工程的建成,可拉动石潭经济的提速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全面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并可辐射邻村社队的用水难的问题,对石潭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留住青壮年劳动力,让他们觉得拉动家乡的经济链条大有可为和大有作为。使更多的力量参与农村的经济建设,这一工程通过预算和论证所需资金大约80万左右。
为彻底解决人、畜饮水紧张趋势,两委会决议在增打500米深度机井一眼,由于干旱缺水,村民为了补救农田作物,用车拉水和灌溉补救,使得人、畜饮水已成当务之急,虽然机井灌溉成本太高,浇一亩地需要600元左右,用三轮车拉一罐水大约1200斤,水费每车8元,拉水车辆排成了长龙,虽然大旱之年这样的补救措施显得“杯水车薪”,可农民心急如焚,仍以这样的效率和效益挽救农田作物,这样凸显了农业成本增大,收益效益降低,往复循环,同时也造成了人、蓄饮水难以保证的紧张“怪圈”。自来水龙头一连多天滴水未下,人、畜饮水的困境难以解决,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增打机井一眼,造价大约80万左右。解决人、畜饮水这一难题。
2015年: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统筹安排每年度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加快经济发展与转变发
展方式相结合,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找项目,围绕资源特色优势抓项目,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在水源有保证的前提下,发展大棚种植和养殖业,“响石潭”酥梨一直是国内外客商频受欢迎的品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