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挥霍激情于狂妄的梦想上
关键字:挥霍,激情,狂妄,梦想挥霍激情于狂妄的梦想上
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5月20日晚,尚坤塬・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北京圆满落幕。此次时装周参与院校规模和发布场次皆创历史之最,发布场次包括48所国内院校和5所海外院校,在5所海外院校中,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和意大利NABA米兰新美术学院已连续3届参加,科廷大学(澳大利亚)、南非德班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和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等3所海外院校首次亮相。秀场上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也有功能性与实用性并存的成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这一周的精彩瞬间,说完我们明年见。
五大美院发布
中国美术学院
秀场上充斥着年轻的味道,围绕着青春的气息。丰富的色彩冲击着你的感官视觉,引发你的无限思考。作为尚坤塬・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首秀,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主题是“OPENING”。“OPENING”表达着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与质询。不同色块的碰撞、不同材质的搭配、不同风格的运用,展示着青春设计的无限可能。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染织服装系副教授吴碧波表示,“OPENING”的主题一方面因为我们作为时装周的首秀开场,“OPENING”有一个很好的寓意,希望时装周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另外一个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他们完成了四年的学习,开启了人生一段新的历程,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叫“OPENING”,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今年的毕业生都是95,96年的少年,他们和我们以往关注的点可能会有些变化,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一个自我的东西,更加关注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理上的需求,包括意识的分离或者是中性化的发展,还有孤独,抑郁等方面,都是他们所关注的,我们尊重他们的意识和想法,并且帮助他们去实现。
四川美术学院
川美的设计就和四川的人文一样,色彩锋利,裁剪利落,把年轻一代的活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原叙”,含义上是延续和拓展了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一直坚持的“设计原话语,文化可持续”的核心理念。以绿色设计、时尚设计为准则,围绕“原话语”的核心理念,充分挖掘西南广袤的民族文化宝藏,力求将传统以当代时尚的方式进行传播与弘扬。
《时尚北京》对话四川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卓克难
Q:本次参与发布的毕业生作品在在色彩、面料、款式、创意等方面有何亮点呈现?
A:我们始终鼓励学生在服装效果呈现良好的同时有新工艺的跨界工艺的尝试。各种手工的面料和原始材质的再造,大胆的图案和撞色,都能感受到年轻设计师们的勃勃生机。青年学生们都在有意识的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不管是否青涩,都是值得去被肯定和包容的。我们不断更新对于新时期服装设计和时尚艺术的感悟,既注重包括细节质感和未来概念的探索表达,也不失对西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服装语言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本届毕业生的创作从新媒体角度出发,以社交媒体中使用的“#____”(标签)所意涵的”人・媒介・社会”三要素为触发点,重新定义了“#____”(标签)在时尚领域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微博中“#____”代表事件的发生,也代表着我们慢慢形成的沟通方式,这样的作品在探讨当代语境下对于未来生活的认知。如何与社会形态重新建立联系,关注未来人类生活状况,打造出当下“物态”在新交流沟通方式下,是他们当下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表示,我们这个学院在90年代初重新恢复的一个设计学科,通过这样一个小20年的发展,由单一专业发展到一个比较丰富的一个学科体系。在去年9月份,为了适合现代教育产业所产生的变化,我们做个很重要的一个学科改革,我们服装专业也是发展了近10多年了,一直以来秉承艺术院校的优秀传统,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思想、意识、新技术的创造力和思考。
湖北美术学院
今天的秀场格外火爆,这几所“梦想中的高校”掀起了今年大学生时装周的高潮。湖北美术学院绝对是赢在气势。火爆的音乐,随性的走台,谢幕的热舞,仿佛来到95后的奇幻狂欢节。当代艺术的结合,材质的大胆丰富,让我不禁感叹,这才是敢想敢做的96后。一共有近80套的毕业设计,每件作品都富有活力的激情,都凝聚着新锐设计师们对生活点滴的瞬间迸发。
《时尚北京》对话湖北美�g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李海兵
Q:学校对本专业学生在教育或未来发展、就业方面还进行了哪些积极尝试?或有何规划?
A:我们经常说要讲原创,或者说来自于生活。我比较坚持创意,因为落地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社会,企业包括产业,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如果没有创意,那么未来是没有未来的。学生通过纸本上的东西转变成现实,又通过现实表现在平台上,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学生可以自己创业,也可以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