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如何加强实践运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加强实践运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加强实践运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加强实践运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
摘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延伸和补充,在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法、助力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检察建议的制作发放多是办案人员因主观原因而采取的自发行为,而被建议者则依自身态度而采取不同反应,有的通过检察建议工作促使被建议单位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也有的将检察建议弃之不用,一年到头启用次数屈指可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各地区对检察建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地区建议者与被建议者对检察建议认识各异,对检察建议工作表现出的积极性悬殊。
关键词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207-02
阻碍检察建议作用发挥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对检察建议功能地位认识的不足导致缺乏主动运用的意识,二是检察建议本身质量问题影响整体工作水平。
检察建议本身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是值得广泛应用而相对弱势的权力驱使,这种特性决定了检察建议可以从多种视角切入各异的社会矛盾或体制漏洞,提出可供双方商榷的解决模式,以相对缓和的形式预防或面对新型的社会问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实现建议者本身和被建议者双方的正面发展。检察建议也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化,体现检察权对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以理性合法形式应对社会矛盾的解决能力,作为法律的衍生物检察建议能够以法之名更为有效地实现法的价值,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自由,进而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这就是为什么检察建议同时具有法律监督和服务社会两方面功能,在工作实践中频频获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原因。
诉讼无疑是法律监督权刚性有力的有效表现形式,但诉讼方式也有其格局单一、制裁僵硬的一面,在众多案例中,分清是非、追究责任并不能最终解决矛盾、完善管理,单纯以得到诉讼裁判为目的结案难以带来理想的社会效果,而好的检察建议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实现制度与现实的良好融合,能够通过分析表象联系,找出矛盾关键,健全社会组织体制、完善社会管理,预测和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实现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实践中遇到的可能启用检察建议的情形多样,事实上检察建议已在众多地区得到广泛的运用,取得卓越的成效,在理论和践行体制上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协调保障机制和运行模式、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检察建议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其本身的质量,单只检察建议的发出数量并不能代表检察建议工作的开展和收效情况,如何提高运用多种协调保障机制确保检察建议的质量,关系到检察建议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最终成效。
结合实践中运用检察建议的情况,影响检察建议的运用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1)办案时间有限,案多人少,精力不足;(2)就案办案,自主意识不强;(3)片面追求数量完成任务,敷衍应付;(4)缺乏跟踪反馈,收效甚微。关于检察建议保障机制,各地依照《工作规定》针对不同实际情况有不同做法,在制作检察建议、保障检察建议发挥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就案找方法。检察建议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不能依托强制规定发出数量、交付任务来完成,而应根据地区实情、个案差异寻求合适契机。作为一项尚在探索的工作模式,检察建议的措辞、格式应有一定的标准,但应避免过分僵化,造成雷同建议、空洞建议。一份好的检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