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149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zxwziyou9 2018/9/10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基石。石油、煤炭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而其均为不可再生资源,它们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愈来愈显著,冰川溶解加速。而硫化物引起的酸雨问题亦更加突出,森林遭到破坏。而且,石油与煤炭随着开采量的加大,能源枯竭只会提前到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环境气候问题和能源短缺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要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人类必须加快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步伐,以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在众多新型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极具魅力的。它的能量来源堪称无限,×J,×J之多,相当于6×吨标准煤。太阳能转换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下列三种利用方式:(1)光热转化。将辐射能搜集起来,与其他物质作用转化为热能加以利用。(2)光电转化。有两种光电转化方式。一种是先将光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对水加热产生蒸汽,再利用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能量转化过程为,先是光热转换,再是热电转换。另外一种是直接的光电转换。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太阳能电池接收光能直接输出电能。(3)生物质转化。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开发方式是光伏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电池接收光照,在内部直接产生电势差,对外输出电流,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有诸多的优点。相对于传统化石燃料,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不会导致温室效应与酸雨。太阳能的来源广泛,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能够进行太阳能的开采与利用。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太阳的存在时间对于人类几乎是永久的,因此可以认为太阳能永不枯竭。1997年6月26日,美国在纽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会议上公布了美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MSRI)。其宣告:“现在我们将与企业和社区共同努力,到2010年在美国超过100万个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利用太阳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捕获太阳的热能,帮助我们降低地球温度。”1997年,公共部门还很少关注能源问题,有关全球变暖问题的讨论甚至更少。在12年后本章即将出版的今天,这两个议题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到2007年底,估计美国各地已安装超过60万套太阳能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还退出了自己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这60万套系统包裹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太阳能游泳池加热系统。但是太阳能的安装利用不仅限于美国,德国在太阳能和风能系统安装方面世界领先,日本、西班牙和许多其他国家也在积极实施可再生能源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即设定到某一特定日期可再生能源店里在电能供应结构中的比例目标。这些目标需要工程师们去实现,并要求工程师们理解光伏系统做出明智的系统设计方案。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与精心设计的激励方案相互配合,在推动太阳能技术部署方面的时序效果将延续到2010年以后。事实上,MSRI有可能扩大到1亿太阳能屋顶计划,从而满足后代的可持续能源需求。,这些居民都需要能源来维持其生活所需。究竟多少能源、什么能源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呢?这正是当代人以及后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可以肯定发展中国家将试图显著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例如,1997年中国平均每周建设300MW发电厂。这些发电厂曾洁采用相对便宜的、陈旧的、效率较低的燃煤发电技术,并且供电终端以利用效率较低的用户为主。持续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其潜在后果是十分深远的。在开始学****光伏发电系统这一极具前景的未来能源的细节之前,了解当前的能源技术与经济格局是有益的,这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评估工程师在地球迈向未来可持续能源供给的过程中所要做的贡献。,包括卡(cal)、英热单位(Btu)、夸德(quad)、英尺·磅(ft·lb)和千瓦时(kW·h)。以下为基于地球系统大约27℃条件下的这些量的定义:1卡(cal)是将1mL水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1英热单位(Btu)是将1lb水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1夸德(quad)是1000万亿()Btu。1英尺·磅(ft·lb)是将1lb物体升高1ft所需要的能量。1千瓦时(kW·h)是1kW功率运行1h所需要的能量。根据这些定义,可得出以下换算公式:1Btu=252cal1kW·h=3413Btu=2655000ft·lb1ft·lb==Btu=×kW·。发达国家耗能约为75%,而发展中国家还有近20亿人口没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