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无忧论文摘要:目的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方法以190名一年级新生为实验组,另设一个100人的对照组。代写论文实验组从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3个层面,开展为时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教育后,实验组得分发生较大变化,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2项之外,其他各项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使实验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Abstract:Objective , ;symptomchecklist90 为了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为时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以河南大学医学院190名一年级新生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15人,女生75人。为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本校一年级新生中设立了一个100人的对照组。 方法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前,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一次测量,作为前测数据。主要从3个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课堂教学。这是面向实验组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安排30学时课程,主要讲授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交往心理、爱情心理、求职心理、竞争心理、挫折心理、心理冲突、心理障碍等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团体辅导。在前测的基础上,代写论文把实验组中SCL-90因子分≥3的大学生筛选出来,因为因子分达到3分,说明该因子项自觉症状已达中度,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分类,把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通过团体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3)个别咨询。一个人的SCL-90总均分代表着他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如果总均分≥3,表明其心理状况已达不健康的程度。对于实验组中总均分≥3的大学生,我们主动约请,建立咨询关系,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再用SCL-9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二次测量,作为后测数据。教育前后测量数据均输入由北京大学心理系研制的心理测评工具箱2•0版,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评定指标有因子均分和总均分,显著性检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