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配置OSPF路由协议.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配置OSPF路由协议.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10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配置OSPF路由协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于一个自治系统内部。在这个自治系统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自治系统结构的数据库,其中存放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OSPF路由表的。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StateAdvertisement)传送给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相邻的路由器。对于OSPF路由协议,度量与网络中链路的带宽等因素相关,也就是说OSPF路由信息不受物理跳数的限制。另外,OSPF路由协议还支持TOS(TypeofService)路由,因此OSPF适用于大型网络中。,网络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并无区域及边界的定义。在OSPF路由协议中,一个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路由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区域area,每一个区域通过OSPF边界路由器相连,区域间可以通过路由总结(Summary)来减少路由信息,减小路由表,提高路由器的运算速度。在OSPF路由协议的定义中,可以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几个区域,我们把按照一定的OSPF路由法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组网络或路由器的集合称为区域(area)。在OSPF路由协议中,每一个区域中的路由器都按照该区域中定义的链路状态算法来计算网络拓扑结构,这意味着每一个区域都有该区域独立的网络拓扑数据库及网络拓扑图。对于每一个区域,其网络拓扑结构在区域外是不可见的,每一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对域外的其余网络结构也不了解,这意味着OSPF路由域中的网络链路状态数据广播被区域的边界挡住了,这样有利于减少网络中链路状态数据包在全网范围内的广播,也是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成很多个区域的重要原因。随着区域概念的引入,不再是在同一个自治系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有一个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器只具有与其相连的每一个区域的链路状态信息,即该区域的结构数据库。当一个路由器与多个区域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区域边界路由器。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具有相连的所有区域的网络结构数据,在同一个区域中的两个路由器有着相同的关于该区域结构的数据库。(Backbone),该区域包括属于这个区域的网络及相应的路由器。骨干区域必须是连续的,同时也要求其余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直接相连。骨干区域一般设为区域0,其主要工作是在其余区域间传递路由信息。所有的区域(包括骨干区域)之间的网络结构是互不可见的,当一个区域对外广播时,其路由信息首先传递至区域0(骨干区域),再由区域0将该路由信息向其余区域广播。。,根据路由器在相应区域内的作用,可以将OSPF路由器作如下分类:⑴内部路由器:当一个OSPF路由器上所有直连的链路都处于同一个区域时,我们称这种路由器为内部路由器。内部路由器仅运行其所属区域的OSPF运算法则。⑵区域边界路由器:当一个路由器与多个区域相连时,我们称之为区域边界路由器。区域边界路由器运行与其相连的所有区域定义的OSPF运算法则,具有相连的每一个区域的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