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又称编程元件)一般在用户存储区中,操作数由操作标识符和参数组成。操作标识符由主标识符和辅助标识符组成,主标识符用来指定操作数所使用的存储区类型,辅助标识符则用来指定操作数的单位(如:位、字节、字、双字等)。主标识符有:I(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Q(输出过程映像寄存器)、M(位存储器)、PI(外部输入寄存器)、PQ(外部输出寄存器)、T(定时器)、C(计数器)、DB(数据块寄存器)和L(本地数据寄存器);辅助标识符有:X(位)、B(字节)、W(字或2B)、D(2DW或4B)。- PLC的基本逻辑指令及举例PLC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逻辑功能图语言和某些高级语言。其中前两种语言用的最多,要求掌握。本章以S7-200CPU22*系列PLC的指令系统为对象,用举例的形式来说明PLC的基本指令系统,然后介绍常用典型电路及环节的编程,最后讲解PLC程序的简单设计法。S7-work)为单位,所有的网络块组合在一起就是梯形图,这也是S7-200PLC的特点。3梯形图语言编程主要特点及格式有以下几点:1)梯形图按行从上至下编写,每一行从左至右顺序编写,即PLC程序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顺序一致。2)梯形图左、右边垂直线分别称为起始母线和终止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线开始画起。(终止母线常可以省略)3)梯形图中的触点有两种,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这些触点可以是PLC的输入触点或输出继电器触点,也可以是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状态。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图一样,每一触点都有自己的特殊标记(编号),以示区别。同一标记的触点可以反复使用,次数不限。这是因为每一触点的状态存入PLC内的存储单元中,可以反复读写。传统继电器控制中的每个开关均对应一个物理实体,故使用次数有限。这是PLC优于传统控制其中的一点。44)梯形图最右侧必须接输出元素,PLC的输出元素用括号表示,并标出输出变量的代号。)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并联,而输出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内部继电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均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负载,,梯形图结构沿用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的形式,采用了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线圈等图形语言,对于同一控制电路,继电控制原理与梯形图输入、输出信号基本相同,控制过程等效。5例: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为LD、LDN和=。LD(Load):取指令。用于网络块逻辑运算开始的常开触点与母线的连接。LDN(LoadNot):取反指令。用于网络块逻辑运算开始的常闭触点与母线的连接。=(Out):线圈驱动指令。图5-1LD、LDN、=指令用法(b)语句表(a)梯形图7使用说明:(1)LD、LDN指令不仅用于网络块逻辑计算开始时与母线相连的常开和常闭触点,在分支电路块的开始也要使用LD、LDN指令;(2)并联的=指令可连续使用任意次;(3)在同一程序中不能使用双线圈输出,即同一元器件在同一程序中只使用一次=指令;(4)LD、LDN、=指令的操作数为:I、Q、M、SM、T、C、V、S和L。T、C也作为输出线圈,但在S7-200PLC中输出时不是以使用=指令形式出现。、AN。A(And):与指令。用于单个常开触点的串联连接。AN(AndNot):与反指令。用于单个常闭触点的串联连接。图5-2A、AN指令的用法9使用说明:(1)A、AN是单个触点串联连接指令,可连续使用。但在用梯形图编程时会受到打印宽度和屏幕显示的限制。S7-200的编程软件中规定的串联触点数最多为11个。(2)图5-2中所示连续输出电路,可以反复使用=指令,但次序必须正确,不然就不能连续使用=指令编程了,见5-3图。(3)A、AN指令的操作数为:I、Q、M、SM、T、C、V、S和L。图5-3不可连续使用=指令的电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