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毕业答辩汇报13.pptx

格式:pptx   大小:13,44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答辩汇报13.pptx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8/9/11 文件大小:1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答辩汇报13.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滨水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学****与借鉴
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水域的空间成为环境中最显著的部分。在滨水设计中,充分考虑水域空间特征,可参考以下原则: (1)水域景观纵深性原则(水域的方向即是景观、视野较好的方向)注重滨水区的可达性、通视性与导向性;(2)沿河景观发展的城市,由于两岸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两侧人流和物流的通道,因此往往呈现出一种沿河流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 (3)滨水空间景观受城市主要的节点和区域影响,通常是由公共绿地、小广场、观景平台等系列景观点组成,应注重体现滨水环境的亲水性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景观节点规划意向》
(王巍陈雅君刘颖)
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为例
2 0 0 7 年7 月, 经过与U I A 讨论、修改,由竞赛组织办公室按照U I A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规定编制的背景资料、征集文件、设计任务书、竞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等文件, 得到了U I A 的核准。此后, 正式在U I A 官方网站和U I A 的期刊上发布了组织国际竞赛的信息, 截至2 0 0 7 年l O 月1 5日, 共收到6 9 家设计单位的报名资料, 最终确定了8 家参赛设计单位
方案一
该方案以中央大道和商业区作为核心城市空间, 以环状绿荫公园构成滨水景观带, 以高低组合、形态多样的建筑群形成整体风貌, 也较好地考虑了城市路网及轨道交通对核心区的服务功能。但总体来看, 空
间布局比较均质, 特色不够突出, 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尚缺乏控制力。
方案四B r o o k M c I l r o y I n c . /P a c e A r c h i t e c t s (B M I IP a c e ) P l a zm i n g , U r b a n D e s i g n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c u r e (加拿大)
方案二
该方案特点是以中央商业广场和南部的绿地公园构成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并注意保护和利用历史遗址和工业遗产,并对道路交通流量和组织做了初步的分析。但不足之处是对滨水空间重视不够, 也缺乏对响锣湾商务区发展的研究, 在城市空间特色上也较一般化。
方案三该方案以大胆开挖运河的策略试图解决海河通航与建桥的矛盾, 以简洁有力的中央大道突出中心区的主轴, 两翼以低层街区构成开放性空间。但开挖运河成本高,实施难, 也使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的难度加大, 半岛西侧用地空间利用不够, 也缺乏响锣湾商务区相对协调发展的考虑, 滨水空间重视不够, 亦缺乏活力。
方案四
该方案强调中心区规划格局的对称性,但整体城市空间缺乏有力的控制, 路网结构亦松散, 缺乏系统性。
方案五
该方案以楔形的中央公园有力地强调了主轴线, 公园东西两侧分别定义为居住和混合开发的公建区, 严整的路网和街坊式的格局创造了适宜的尺度和善公共空间。但该方案滨水空1司话调, 中央公园两侧不同类型的****会造成从土地开发成本到城市妻些问题。
获奖方案
第一名: H H D e s i g n ( 中国)
该方案注意了于家堡C B D 中心区与相邻城市发展空间的关系, 突出了滨水城市特色。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置于中心部位, 强化了区域交通网络对C B D 的支撑作用。滨河广场和绿地创造了有特色的公共空间。路网的密度和街坊式的街区空间营造为城市生活提供了适宜的尺度。紧凑的、复合功能的、渐进式的分期开发模式有很好的现实性。但过多的居住建筑占用了中心区有价值的土地, 会影响C B D 整体的开发定位, 而高速铁路引来的大量人流也可能会对中心区的城市容量造成过量的负担。
构建高效的交通运输枢纽: 整合高速铁路、地铁、长途大巴、公交、出租等各种公交运具的动线. 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枢纽。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地铁线以及长途汽车共用这个交通枢纽的地下车站大厅。通过一条专门的交通环路. 为公交和出租提供停靠、换乘的营运功能。
划设适于步行的城市格网: 划设小街廓、密路网的适于步行的城市道路格网增强人际的交流互动。运用街墙的设置, 来界定街道空间和户外公共活动空间。通过高度、体量、形式各异的地标建筑, 增加行人的方位感和认知感。在适宜地段设置步行斜街. 缩短人们的步行距离。
-
构建双层的C B D 路网体系: 地址街道层高程在海拔5 . 5 m以上(5 0 年一遇的防洪堤岸水位) , 容纳街区活动, 营造出富有意境的街区生活体验。服务街道层高程在海拔一1 m左右, 为各个街坊送货服务的动线, 为各个街坊提供停车进出的路径。大小不等的采光中庭均匀分布在该层建筑人口前, 引入自然的光线和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