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延中绿地整体的规划方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0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延中绿地整体的规划方案分析.doc

上传人:1875747151 2018/9/11 文件大小:5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延中绿地整体的规划方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延中绿地整体规划方案分析
一摘要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部,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的遗址。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淀于一体,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列位于全国四大名亭之首。
二关键字:延中绿地,兰亭
三正文:
绍兴兰亭景区造景手法欣赏
1 兰亭介绍
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曾作序《兰亭集序》,不但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文章也旷达洒脱,逸趣无穷。王羲之从此被后人尊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淀于一体,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列位于全国四大名亭之首。有小溪流经此处,称曲水,临溪有流觞亭。亭西有王右军祠,祠中正殿有王羲之像。殿前有墨华池,池中建墨华亭,两廊墙上嵌古代碑刻帖石,其中唐宋以来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就有十余种。亭前约30米处为鹅池,池畔建石碑亭,中立鹅池两大字石碑一块,传为王羲之书。园中茂竹,清溪激流穿过,是一个古朴清幽的地方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年间移建的,1980年曾全面整修。
兰亭的主要景点包括:鹅池碑亭、兰亭碑亭、曲水流觞、流觞亭等
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这里做兰亭集序,历代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临摹其作品,据说唐太宗得到其真迹后爱不释手,令褚遂良临摹多份赐给近臣,其死后将真迹带入棺内,所以其作品现在只有历代摹本。王羲之爱养鹅,在兰亭风景区内有鹅池、兰亭集序碑亭。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兰亭主要景点赏析
①兰亭鹅池
曲径通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鹅池,池水清碧,数只白鹅戏嬉水面,池左旁是一座式样特别的石质三角形鹅池碑亭。亭中立一镌有“鹅池”的两字石碑, 此碑系清同治年间立,石头采自东湖,碑高193cm,宽86cm,厚28cm。说“鹅池”两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笔。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传说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闻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学颇为自负的儿子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一肥一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②兰亭碑亭
跨过鹅池上的三折石板桥,步入卵石铺成的竹荫小径,迎面是康熙御书的“兰亭”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