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1875747151 2018/9/12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豆豉的研究进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豆豉研究进展
摘要: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经蒸煮、发酵、后熟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对豆豉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和风味等方面研究,并对我国豆豉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豆豉;活性成分;保健
Abstract: Douchi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 Process of Douchi is base on soy then produced through steaming soy bean, fermenting and ripening, which using soy bean as raw material. The studies on nutritional value, ponents and flavor of Douchi were summarized recently.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uchi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Douchi; ponents; health function
豆豉是我国传统的大豆发酵制品之一,营养丰富,药食兼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我国人民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发挥着重大作用,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是我国先民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本文就豆豉的营养、活性成分和保健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豆豉的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传统食品——豆豉
豆豉古名为“幽菽”,“豆豉”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曲蘖盐豉千瓦”的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豆豉主要是以黑豆、黄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传统调味副食品,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它以豉香诱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外的丹贝Tempe(印度尼西亚根霉型豆豉)和纳豆Natto(日本细菌型豆豉)都是与豆豉同类的食品[1]-[3]。豆豉自古入药,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豆豉常被用来治疗痰多、胸闷、呕吐、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和醉酒等症。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即有“桅子豉汤”,方中用桅子、豆豉煎汤治疗外感风寒、不思饮食等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则有“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的记载。现代医学认为,豆豉具有解表清热、透疹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头痛、胸闷呕吐、痰多虚烦等症[4]。
豆豉的种类和生产工艺因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不同,可分为米曲霉型豆豉、毛霉型豆豉、根霉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4大类。按发酵时是否加盐,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按成品水分含量多少,分为干豆豉、湿豆豉和水豆豉3种。其中以米曲霉型和毛霉型湿豆豉为最常见
[5]。传统生产豆豉采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制曲时利用适当的养分、水分、湿度和温度等条件,使自然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竞争生存,能适应的生长繁殖,成曲是多种微生物共生的群落,菌种多,酶类广,符合豆豉成分复杂、需要有多种酶系催化生化反应、生成多种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客观要求,产品质量优良。近代采用单菌纯种制曲,能常年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但因酶系较少,代谢产物不丰富,产品品质终不如老法豆豉[6]。

豆豉营养十分丰富,-,-,-。大豆蛋白质含有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尤高;大豆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而且大豆不含胆固醇;%-%的磷脂,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7]列出了豆豉的氨基酸模型与FAO/WHO参考模型的比较:
豆豉的氨基酸模型与FAO/WHO参考模型的比较(mg/gN)
on Amino Acid Profile of Douchi and FAO/WHO(mg/gN)
氨基酸
FAO/WHO模型
豆豉模型
豆豉占FAO/WHO模型的百分率
甲硫氨酸/胱氨酸
220
171
78
苏氨酸
250
267
107
缬氨酸
310
349
113
赖氨酸
340
404
119
亮氨酸
440
538
112
苯丙氨酸/酪氨酸
380
475
125
异亮氨酸
250
340
136
色氨酸
60
84
140
在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中的蛋白酶使原料大豆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故发酵成熟时,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