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我有了极大提高。但同时也看到,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已非常不合理,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诸多危害已经不言而喻,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需要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问题着力加以解决。
【关键词】贫富,差距,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标。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课题”,是党和国家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充分审视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缩小贫困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重要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我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又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亲身体验了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反映强烈。每年的两会期间,分配不公问题都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之一。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邓小平早在1990年就曾指出:“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九亿多人就要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事实上,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包括许多群体性事件,很多都源于分配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
二、要正视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认识贫富差距拉大的危害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的人口掌握了70%的财富,而美国则是5%的人口掌握60%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至2007年,我国20%%,个别年份达到76%。据2009年福布斯中国财富排行榜统计,前400名富豪中,房地产商占154名;在前40名巨富中,房地产商占19名;在前10名超级富豪中,房地产商占5名。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集中地。3800万元的超级豪华跑车、7800万元的私人豪华游艇以及私人飞机、数百万元一只的豪华名表等被出手阔绰的富人群体收入囊中,使我国获得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名声。而另一方面,若按2009年贫困标准测算,我国贫困人口为4300多万人;若按联合国人均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此外,。据报道,一个顶尖巨富,占有的财富相当于120万穷人的家当。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过大取代了平均主义盛行,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必须树立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