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颈淋巴结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颈淋巴结结核;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96-02
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淋巴结病变,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但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1]。单纯用药不但疗程长,且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淋巴结有完整的包膜,抗结核药物很难进入淋巴结内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2]。近年来手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本院采用抗结核药物加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中临床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本科室2012年1月至6月收治的6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4-45岁,。合并肺结核者6例。其中右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48例,左颈12例;结节型30例、脓肿型23例、溃疡瘘管型4例、浸润型3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结结核。
手术方法对单纯结节型淋巴结核,采用局麻加基础麻醉下行淋巴结摘除术。对已形成脓肿者采用病灶清除术,先切开引流,10-15d后行病灶清除术,有脓液及坏死的,用刮匙刮至坏死或病变组织暴露出新鲜创面,用双氧水、甲硝唑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伤口内放置引流管,引流管从健康皮肤引出,游离皮下组织,进行皮内缝合,然后将引流管末端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使引流管保持持续负压吸引。对于多发性、双侧,病灶范围较大者,采取分期手术。
2 围手术期治疗及结果
术前用HREZ或HRSZ规则抗痨治疗4-6周,对脓肿已破溃有混合感染迹象者,除HREZ抗痨外,选用有效广谱抗生素治疗,局部创面以浸有异烟肼的纱布条坚持每日1次换药;对合并感染局部红肿者应早期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手术。60例患者均治愈。56例患者切口1期愈合;切口红肿渗出4例,经红外线照射治疗,切口II期愈合。单纯结节型淋巴结核术后7d拆线,其它类型12-13d拆线。术后继续规则抗结核、保肝治疗1-,随访1-,无1例复发。
3 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热情耐心地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①有些患者是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淋巴结肿的;有些患者是在院外经多次换药和抗炎治疗疗效不佳的。这样的患者对该病非常紧张、害怕。入院后,护士除热情接待患者,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外,还应积极从本病的发病机制、传染性、可治愈性等方而给患者以健康教育,并把已治愈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照片展示给该患者看,或者有患者回来复查时,请该患者现身说法,尤其对严重恐惧的患者要多次开导,使其放松心情,安心接受治疗。②有些患者认为,这种病不治疗自己也能好;有些患者认为这么一个小包块,手术切除后吃几天消炎药就好了,所以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差。对这样的患者,护士要讲清结核病的特点、抗痨原则和不正规治疗的严重后果,让患者重视治疗,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③病人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护士应了解患者需求,如针对患者对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意外,对医生的不了解或不信任,手术后刀口疼痛等问题耐心讲解,消除病人的顾虑。
饮食指导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科学的饮食指导,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早日痊愈